株洲市四化两型重点任务实施评价.doc

株洲市四化两型重点任务实施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株洲市四化两型重点任务实施评价    一、“四化两型”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扣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全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着力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1.生态文明建设保持领先态势    资源节约成效显著? 我市探索水、电、气等资源产品阶梯式价格改革,制定了阶梯式水价实施方案,对38家单位实行了差别电价。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成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项目32个,在建项目17个,建成了全省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云龙发展中心。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十二五”前两年关停涉重企业58家。发布城区PM2.5监测数据,建成7个监测站点;启动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和机动车尾气环保监测工作;建成首个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项目顺利推进,2012年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44天,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4%。2012年开工建设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龙泉污水处理厂、云龙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管网收集系统二期工程,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4.5%,湘江株洲段水质持续保持Ⅲ类。积极开展绿心保护工作,完成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埋桩、立牌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市财政投入资金2000万元,重点打造1个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攸县皇图岭、网岭镇生活垃圾环保焚烧处理炉建设试点,炎陵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运行;8个村被列为省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在“十二五”前两年我市围绕“四提”的目标要求,工作不断“延伸、求精”。2012年重点改造15条小街小巷,完成了9条道路的维修、37条街道新建路灯;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在城区补种苗木10多万株,人工造林22.06亩;推行立体绿化,市区立体绿化总面积已逾15万平方米。精品工程进一步提质,全面完成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湘江风光带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土地资源管理杰出奖;神农太阳城商业圈开业,神农大剧院、神农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神农城项目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金奖;栗雨休闲谷获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会金奖。    2. 产业转型升级发生不可逆转进展    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加快? 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株冶总废水提质改造、污酸处理工艺升级全部完成,“有色金属资源基地重金属减排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获科技部3720万元支持,被评为国家能效标杆企业;欧科亿特种硬质合金加工项目顺利完工;醴陵4个陶瓷品牌成为“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淘汰5个行业共110个落后产能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获得全省唯一的节能减排双先进市称号。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同比增长16%。   新兴产业规模化态势成型? 2012年末全市安排园区建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转型资金1.6亿元,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9家,281家企业“入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六轴电力机车和大型掘进装备新型硬质合金列入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计划;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340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6%。我市新型工业化考核连续五年获评全省一等奖。    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发展提速? 金马运输有限公司、中南金属材料大市场等6家物流企业,投资近30亿元,建设广覆盖高的高效物流网络;新增著名商标8件,获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十二五”前两年我市开工建设39个重点旅游项目。炎帝陵成为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神农谷、神农城、方特欢乐世界先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12年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37亿元,增长25.7%,获评“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城市”。    农业“两型”化发展扎实推进? “十二五”前两年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市级示范合作社15个;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4%,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城乡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基本完成;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末,全市休闲农庄达280多家,经营收入达3.8亿元;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发展名优茶叶、时鲜水果、设施蔬菜等经济作物163万亩,主要蔬菜基地产销对接率达76.8%,茶陵慧科生态园获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示范片区建设良好? 云龙示范片区确立了“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发展定位,引进建设了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40多个项目。天易示范片区确立了“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清水塘示范片区立足建设生态新城的目标,谋划、实施清水塘地区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已启动了旗滨玻璃绿色搬迁程序。    3.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