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doc

《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王磊,李新文,景喆.甘肃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 27(6): 414-415 摘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内在循环性;理论模型;河西地区 甘肃河西地区是指黄河以西,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边界,包括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5市,总面积27.72万km2,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它作为我国西北的“粮仓”,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而农业自然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河西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克服资源和生态的约束,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循环型农业及其理论模型 1.1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方法,强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1]。这不仅要求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基于全社会的大循环,更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将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一种实践模式,首先具有循环经济的一般特点。它要求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通过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减少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有: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2]。 1.2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 循环型农业是一种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农业生产内在的循环联系;同时又将农业产业化过程视为一个连续的产业工程,不仅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产业化,而且使每一个环节都具备良好的连续性,形成良性运转的“产业链”“、产业网”。(1)农业生产的内在循环性模型。生态学是循环型农业建立的理论基础。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动、植物资源的部分种类已被人类开发转化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中心内容的传统农业,各类生物都按照各自不同食物链,生生不息,无限循环,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内在的循环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机废弃物的形成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关键在于寻求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的技术途径,将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经过食物链的精心设计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对农作物秸秆的多级利用[3](图1)。秸秆经过糖化或氨化过程成为家畜喜食的饲料,而家畜的排泄物和秸秆残渣则可用来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后的残菌床又能用于繁殖蚯蚓,最后剩下的残余物可作为肥料返回农田,从而实现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内在循环。(2)农业产业的内在循环性模型。农业产业的自身特点也存在着循环性。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4]。这种天然联系构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基础,这正是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所要建立和强化的。例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利用(图2)。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生产的基础,沼气是联系物质循环的枢纽,加工业是联系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桥梁和外界联系的窗口。系统中,各部分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获取符合人类要求的经济产品,排除“废弃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保的融合,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循环和持续发展。 2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源生态约束和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 2.1农业发展的资源生态约束 (1)干旱缺水。河西地区属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多年来,该地区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72.6亿m3[5],按2004年地区人口、耕地统计资料计算(表1),人均水资源量为1505.10 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1%;耕地水资源量为11356.17m3/hm2,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1.2%。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水资源日见短缺,1996年河西地区缺水量为3.96亿m3,而到2000年已增至6.79亿

文档评论(0)

bamuwu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