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丙肝肝硬化的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刘光伟.ppt

培训课件-丙肝肝硬化的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刘光伟.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G-IFN α-2aHCV Global Slide Kit 目前已成为丙肝治疗的标准方案,并作为共识编入国际和中国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 * 患者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毒因素、¥宿主因素和 ¥治疗因素等。其中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是客观的,无法控制;而治疗因素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结合,是可控的。尤其是医生对丙肝的认知水平、药物的选择和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 需要专科医生,根据“指南”原则,结合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 病例1:女,45岁。20年前有输血史。化验:抗-HCV+,HCV-RNA 106copies/ml;肝功:ALT 60u/L,AST 58/L;血常规正常。B超:未见异常; 病例2:女,47岁,1989年生产时有输血史;抗-HCV+,HCV-RNA 2.8×105 copies/ml。 肝功: ALT 65u/L,AST 78/L,ALB 38g/L B超:肝光点增粗增强,脾脏肿大,门V1.4cm 血常规:WBC 2.1×109,PLT 28×109 copies/ml * 诊断 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 处理 失去了干扰素抗病毒机会 只能对症处理 保肝、升白细胞、抗纤维化等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当,都是20年前输血感染,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也相同; 但仔细分析发现:病例1在15年前就诊断为丙型肝炎,曾用普通干扰素规范治疗,病情稳定5年,本次病毒定量反弹,再次PEG-IFN治疗,病情已稳定2年;病例2是3年前因牙龈出血发现PLT低,进一步检查发现丙肝肝硬化,先处理脾功能亢,然后抗病毒治疗1个疗程,病毒学应答满意,但是肝硬化和功能的损伤恢复困难。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当,都是20年前输血感染,但不能同样治疗。 仔细分析发现:病例1在15年前就诊断为丙型肝炎,10年前曾用普通干扰素规范治疗,病情稳定5年,本次病毒定量反弹,再次PEG-IFN治疗,效果很好。病例2,10年前发现HCV感染,一直在其他科室诊察,因肝功正常未予治疗,也不重视,2年前发现牙龈出血查PLT下降,进一步检查发现已发展到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WBC和PLT下降,无法耐受PEG-IFN治疗,肝功能损伤恢复困难。这种不同结局是病人没有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造成的,非专科医生对患者误导的结果。那么,这种丙肝肝硬化的病人,我们应该咋么办呢? * 2005年5月,我们收治1位病人,钟某,女,46岁, I, 15年前有输血史,以“肝硬化失代偿期伴门脉高压”住普通外科,因“脾功能亢进”在外科进行了脾切除手术,通过关系转入我科。我们对她进行了全面检查,进行了保肝、支持等治疗后,病情稳定,脾亢解除,但HCV-RNA仍为阳性,在104 _106 copies/ml,ALT/AST反复异常,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于2005年5月,我们给病人启用了PEG-IFN治疗,1月后HCV-RNA转阴,ALT复常。这个病人给了引起疗我们对干扰素治疗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兴趣。 在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对肝功能的分级常采用Child分级, * 然而,有些病人无法耐受,又有一些病人对治疗无反应,还有一些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无法应用干扰素治疗。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病人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目前学者们提出:以干扰素为平台的丙肝联合治疗方案,即联合利巴韦林、酶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以达到高效广谱的病毒抑制,和更高的耐药屏障,提高临床疗效。 各组随访时病毒学应答情况 例数(%) 分组 ETVR 随访24周 随访48周 SVR 复发 SVR 复发 CHC组 23 17(73.9) 6(26.1) 16(69.6) 7(30.4) GM-CSF组 17 11(64.7) 6(35.3) 9(52.9) 8(47.1) PEG-IFN减量组 13 5(38.5) 8(61.5) 4(30.8) 9(69.2) GM-CSF“陪伴”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停药后的随访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概念的提出 肝硬化的分期: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对肝功能的分级临床上常用Child分级,MELD分级,我们国家1983年武汉会议提出的分级标准 对于丙肝肝硬化病人,干扰素治疗的限制主要是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问题 对脾功能亢进的分级:主要是根据血细胞下降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度 我们提出:HCV肝硬化的“分级”抗病毒的建议 Ⅰ级:HCV肝硬化,脾亢由骨髓代偿,应用一般升白细 胞药物可以耐受干扰素抗病毒 Ⅱ级:轻度脾亢,应用G-MSF和IL-11,可以耐受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Ⅲ级:中度脾亢,脾脏重大中度以下,可以应用部分脾栓塞 治疗脾亢,然后耐受干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