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救援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事故救援调研报告

事故救援调研报告      事故救援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的职责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现在的灭火救援任务的比重正在减少,各种社会救援、抢险救灾类型的应急救援任务日渐增多。下面结合我中队承担的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XX地形地貌特点及山岳救援数据分析   XX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区内有武当山、牛头山、四方山、赛武当、气象山等著名的景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域情况特殊,是登山爱好者经常涉足地区。XX市山脉分属3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本市西南部。   XX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海拔87米。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可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2种副地貌类型。主演山脉:赛武当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5′40”-110°54′23”,北纬32°23′26”-32°32′19”。东距丹江口水库约100Km,北距XX市区14-17Km,南与房县相连,东南距武当山20余公里。赛武当南北宽15Km,东西长28Km,总面积21203h㎡,室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牛头山距XX市中心5公里,面积24000多亩,主要以牛头山为主峰,沟峦纵横,山峰海拔330-1200米,造成了垂直变化明显,冬暖夏凉的气候,牛头山有镜子潭、老虎寨、白虎庙、高峰寺等40多处景点,境内有5个人工湖泊。四方山植物园位于XX市东郊6公里处,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800余亩,园内海拔最高处578公尺,有醉露亭、和风亭、天池神浴、醉石林等40多个景点。武当山位于丹江口市境内,占地面积312平方千米,方圆30多平凡公里内有72峰,峰奇谷险,风景区主要有金顶、紫霄、五龙、南岩、太子坡等景区组成。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急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   正是XX独特的人文地貌,才吸引了众多冒险登山者,每年消防官兵也都要多次参与处置人员走失、车辆坠崖、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事故,较为典型案例如2012年“8.5抗洪救灾”、2013年“12.12营救坠30米深山崖女子”和“12.5营救坠崖被困4天男子”等。   二、山岳救援的特点和难点   据统计,XX市2010年至今共接消防山岳救援警情77起、出动112辆车、784人次,救出被困人员117人。从发生时间上来看;2010年为10起、2011年17起,2012年26起、2013年9起,2014年10起,2015年截止到目前为5起,呈抛物线逐年增加、逐年递减的趋势。   2010年至今,发生在XX的山岳救援大多数是因为在山上迷路、受伤等所引起的。从发生的地点上来看;茅箭为10起、郧西为2起、丹江口为10起、竹山为14起、房县为10起、张湾1起、开发区11起、武当山5起、竹溪为4起、郧县为10起,从山岳救援的频次和地理位置看,近年来的救援难度和人次亦有所加大,给消防部队的日常救援任务造成不少压力。下面结合消防山岳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各方面情况,对山岳救援的特点难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救援时间紧迫   XX事故多发生在远离城区偏僻的地点,行车困难,消防车无法近距离靠近,往往只能携带装备徒步行进。常见的驴友遇险事故,被困群众探险过程中往往不走“寻常路”,救援时沿路常要穿行河流、峭壁和泥潭等,一时无法到达事故现场,消耗时间长。事故灾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展扩大,导致伤亡人数逐步增加。   (二)现场情况复杂   山岳事故常发生在深谷、悬崖和窄缝等地形复杂的危险地带,且救援人员无法准确掌握被困人员位置、地形、伤势等情况,在狭窄的区域大型救援装备无法投入使用,如被困人员落入狭窄缝隙,空间有限,甚至连空气呼吸器都无法佩戴。在大面积或特殊的山岳事故现场,特别是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救援人员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战斗在恶劣复杂的救援环境中,体力消耗快,极易造成救援人员过度疲劳。以XX经济开发区白浪2013年11月5日发生的男子坠崖被困深山4昼夜为例,消防联合公安、医疗等部门组成搜救组负重登山4个小时,翻过3座大山,距离跨度15里,成功将受伤男子营救出山,搜救难度大、动用警力多、搜救范围广,给消防救援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资源负担,对队员的体能、搜救技巧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三)疲劳的连续性   救援队员在大面积或特殊的山岳事故现场经常会长时间连续搜救,工作在即恶劣又危险的环境中,体力消耗快,疲劳不容易恢复,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搜索,队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器材、装备得不到及时补充,由此而造成救援队员过度的疲劳和连续性的疲劳。  

文档评论(0)

qiguangz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