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doc

大学语文教案《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24《》 1927年,王国维忽然投昆明湖自杀。上午还去了清华大学讨论招生的事情,后来雇车了去了颐和园,吸烟徘徊之后,投水自尽。自此,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杀开始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之前的梁巨川(梁漱溟之父)之死,之后的朱湘、邓拓、傅雷、老舍、闻捷、三毛、海子……本文高度概括了王国维先生的文化人格,同时也是陈寅恪先生自己思想的集中表达。王国维以杰出学人、正当盛年、堪称智者之身,自沉于昆明湖,一时举国震撼,更引发思想界对自杀问题的再度思考。 【课堂教学设计】 1. 王国维之死 在讲述本文之前,应该对王国维及其自尽之举作一详细的介绍,以方便学生理解课文之深意。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号观堂,现代学者,为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自沉于北京昆明湖。生平著作共六十余种,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戏曲、甲骨文、金文、音韵学、汉晋简牍以及历代石经的考释等,且均有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著作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927 年6月2日,王国维以杰出学人、正当盛年、堪称智者之身,自沉于昆明湖。 据记载,当天上午 8 时,他一如既往地来到清华研究院商讨招生事项,随后雇一黄包车直奔颐和园;在石舫和鱼藻轩等处吸烟徘徊,然后投水自杀。投水后不过一两分钟,便被园丁救起,但湖底淤泥甚厚,口鼻皆被堵塞,园丁不懂急救,于是窒息而死。一时举国震撼,更引发思想界对自杀问题的再度思考。就王国维的自杀本身来说,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看。积极的一面,就是陈寅恪所表彰的,王国维是痛感传统文化衰亡,自己无力回天,因而绝望而死。就此而言,王的死和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二战中对人类前途绝望而自杀有相同之处。现代中国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自杀事件有三:一为同盟会成员、《猛回头》和《警世钟》等革命宣传品的作者、留日学生陈天华的蹈海自杀(1905),其目的是为了以死激发中国人去绝非行,共讲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二为梁济(梁漱溟之父)的从容自尽(1918)三就是王国维的投湖。梁济在遗书中明确表示:吾因身值清朝之末,故云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以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王国维的遗嘱则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第三子王贞明)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3. 学术的自由独立 这篇碑文对王国维之死进行了意味丰富的文化阐释。 扣住“桎梏”与“真理”,标举“思想”为学者安身立命的所在;这和传统文人守“心性”为安身立命的认识有所不同了。“思想”是认识和探索的结果,“心性”则是一种信念,是不求“真”的。 “学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生之学说,一是先生之精神。后者是根基,要纪念的是王国维的独立学术精神,而不是他的学说。 4. 陈寅恪与“王国维现象” 这篇碑文简洁清晰,主词鲜明,寥寥数语,就把王国维的死和王国维的一生总结为一种“文化现象”。陈寅恪大胆抛开对王国维学说和著述的纪念,赋予了王国维之死以现代学术的意义。从而使得这篇碑文成为后来学者的独立人格的精神象征。这也就无形中凸现了以陈寅恪为代表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愿望:独立的学术人格与自由的道德文章连为一体。在中国现代学术的确立过程中,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生活欲望等等,会损害学术的独立自主;反过来讲,陈寅恪等人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就成了维护现代学术内在文化品格的关键所在。陈一生孤高自傲,不以为官为念、维求学术之真,与他所写的文章倒是有所呼应。(参见《关于“陈寅恪现象”与九十年代的学术思想》、《陈寅恪论中西文化》、《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对科学院的答复》) 5. 碑铭文体的特性 碑铭这种文体,按照伊尼斯的理论,属于“占有时间”的媒介文体。即力求时间传播的久远,而相对忽视空间的占有。在今天,大众传播日益倾向于对空间的占有,碑铭这种文体就慢慢消亡了。陈氏这篇碑铭,体现了石质媒介的文体特征:(1)主词突出;(2)讲究修辞;(3)叙、论、辩结合。(可对照《柳宗元:箕子碑》) 【建议考核方式】 1. 讨论:结合这篇碑铭,谈一谈你对当前学术腐败的认识。 2. 讨论:你如何评价王国维的自杀,如何看待自杀这一社会现象? 3. 思考:这篇文章在今天还有价值吗?它的现代意义何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南开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