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医疗保健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数字化已逐步展开。医院的门诊挂号、检查记录、治疗方法等,都已成为医院的数字化基本信息,并称之为医院情报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医院所进行的CT、MRI、CR、DR及常规X线检查等获得的放射诊断影像也都直接成为数字化信息资料,附上诊断报告就成为放射影像情报系统((radi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RIS)。将HIS和RIS总称为医疗保健信息。这些医疗保健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即建立了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我国医院的信息系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PACS已经成为我国医院放射科的建设热点。现已有一定数量的医院已建成,有的还在建设。PACS在放射科内部提供便捷的检索、分析和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但建设PACS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发挥医院信息资源优势,让信息与其它部门、国内的其它单位,甚至包括国外有关单位进行交流、资源共享。然而,病人的基本信息、所属部门、设备分类、检查项目名称、检查部位、诊断名称等。保健信息若不进行规范管理,却是难以进行的。因而,对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有效管理,是当前国内外放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提出及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提出 1973年《北美放射学杂志》上报道了美国尘肺检查有40%的照片不符合诊断要求,这一报道震撼了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众所周知,放射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质量,影像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导致影像质量下降,使影像上供诊断医师观察的信息丢失。为此,1979年和198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有关放射界人士召开了放射诊断及核医学的质量保证程序认定会议,确定了照片影像质量管理体制。通过质量管理成功地将废片率降低到9%。 198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慕尼黑召开了“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研讨会”,并于1982年出版了《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一书,向世界各国推荐放射诊断质量保证方案,推动了放射影像诊断质量管理工作发展,致使放射诊断影像质量保证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二、国外影像质量管理发展简介 自1980年WHO推动世界各国的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活动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ocal commission;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 )在医学影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0年以来,IEC发布的有关医学影像设备与管理标准化文件有:影像诊断部门QA总则、自动冲洗机日常/定期检测管理、X线CT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X线防护用具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X线间接透视摄影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X线直接摄影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照片观察器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乳腺X线诊断装置成像性能的验收检测、MRI诊断装置安全标准、影像增强器对比度及测定方法的标准和胶片、增感屏、暗盒密着性与相对感度一致性检测管理等几十个。 这些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对医学影像成像设备质量检测管理有了科学的依据,ISO亦针对医学设备全部质量保证制定了《医用器械质量管理方针》。 美国医学影像设备质量保证计划实施是在政府机关指导下进行的。它们有权对不符合技术规格的放射设备进行回收,这样就规范了生产厂家生产质量。除此以外,美国在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中健康管理组织鉴定委员会、医学物理师协会、放射学院、等在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乳腺摄影鉴定程序,1990年出版了《乳腺摄影质量控制手册》。 欧共体(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EC)在推动制定“医学影像质量标准”方面作了重要贡献。1987年在其成员国有关专家有组织的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for diagnostic radiographic images),1995年又发表了第三稿文件,对像质的评价标准又进行了改进。这一评价标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另外,1996年和1997年分别制定了《乳腺摄影剂量测量(草案)》,《计算机体层摄影(CT)的质量标准》。 三、我国影像质量管理发展简介 我国的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活动起步较晚,但通过放射界人士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WHO编写的《放射诊断的质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