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四王”的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重新认识“四王”的意义 【作者】梁 容 【关键词】历史评定??正统???程式???笔墨 【指导老师】甘 霞 明 【专业】美术学 【正文】 序言: 这里所说的“四王”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广影响的清初画坛流派之一,?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辈、王原祁,合称“四王”。他们不仅生前即已驰名画坛,而且身后影响更甚。在清代,“四王”被清统治者视为正统。他们的画风及画学理论左右清初画坛走向,影响清画界近二百年。在中国美术史上对“四王”艺术评价的褒贬不一,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历史性过程,成为了三百年来美术史上的一桩公案。 在多元化的今天,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尽量不偏不倚地去对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做相对客观的判断。重新认识“四王”的意义,打破对“四王”临摹的说法,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功绩。90年代以后,还开过董其昌的学术研讨会。这才有利于我们更有信心去研究一些学术性问题。 他们的艺术成就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他们的艺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应该用什么标准去看他们的艺术?下面我就从三个部分来重新认识明清“四王”绘画艺术,旨在还“四王”的真实面目。 一、对明清“四王”的历史性评定???? 在近代历史上对明清“四王”的绘画艺术的评定,我个人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存在着很大的表面偏激的认识,因为它毕竟经历了“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全面否定,五十年代“左”的思想干扰,及八十年代初期“形式主义”争论的几个不正常的历史时期。如在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虽然他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生活在20世纪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对20世纪文化界的影响则众所周知。1904年,当康有为在意大利的博物馆参观文艺复兴时的作品时感叹道:“彼则求真,我求不真;以此相反,而我逐退化。”于是他认为:“吾国画疏浅,远不如之。此事亦当变法。”他还曾提出:“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岂止衰弊,至今郡邑无闻画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如草,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①这种对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仰慕之情及对“吾国”艺术要求创新的思想日后形成了他的艺术思想。然而,康有为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学生――在20世纪美术界有绝对权威的徐悲鸿,徐悲鸿在留法期间专门研究写实绘画,形成了他“惟妙惟肖”的审美信念以及“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理论。他甚称“四王”为“抄袭”派,并问罪董其昌。又如1918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美术革命》一文中,以及其刺激性的话语揭起了美术革命的大旗,“如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用洋画的写实主义精神。”②中国画在南北宋元初时代,那临摹描写画人物禽兽楼台花木的功夫还有点和写实主义接近。而到了清朝的“四王”更要变本加厉,他们的作品大都用“临”“摹”“仿”“抚”四大本领,复写古画,自家创作的简直可以说没有,这是王派流在画界最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中外学者开始重新反思,在资料的探究上和某些研讨会的讨论上对“四王”的某些历史事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澄清。总的上来看,对于四王的艺术价值是有所肯定的,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没有。再者,考证的是纵面的居多,理论阐述和横向切入的又显不足,所以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价值。 二、?“四王?”在近代遭到贬斥的原因 (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满清政府为了恢复社会的稳定,必须加强专制统治,对反清复明的思想与反抗力量进行严厉的镇压。即在沿袭汉民族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同时,又不得不对汉民族文人加以严厉的控制,对不符合统治秩序的思想采取禁绝的态度“文字狱”就是其典型的事例。然而为了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安扶民心,清政府除了需要打击激进的前遗民,但更需要一批能够体现社会发展主流的文人参加政权建设。在这种既高压又怀柔的社会文人风气下,在血与火,生与死,仕与不仕的考验之下,曾为明代臣民的文人做出了各种抉择。或投身反清、或慷慨捐躯、或苟活偷生、或隐于僧道画苑而密谋复明,或以诗文书画表示不臣服清廷的感情与意志。或选择了明哲保身,归隐山林,而有一部分文人则出山辅佐满清。只是有些表现的平缓,有的表现的激烈。在艺术方面,而“四王”选择了前者。“四王”追幕古人意趣,力求前人笔墨的艺术主张,起实质是站在汉正统的意识上,重新确立汉人的统治(最少在思想文化艺术上),恢复了清镇压下的汉文化的主流地位。这种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颇能迎合清王朝束缚、麻痹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需要和封建贵族的审美口味,因而取得了当道者的支持而被奉为“正统”。但由于新学的传入,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如果再按照“四王”的体系去摹习古人,就不能反映时代的主题。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为了不落俗套,近人多以“变”为目的,以“变”为创作的终极,而对“四王”带有主观色彩,没有把“四王”放到特定的社会时代中去理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