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照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如下图所示,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遮址中。发现了成堆的橡子、酸枣、菱角、葫芦、荧实、英白等植物遗存。还包括一些外形完好的葫芦籽。类似的果莲遗迹在全国各地的原始社会遗址中都有发现。据此可知()

A.男耕女织的农业耕作模式初步形成

B.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蒸起源地

C.原始先民的食物获取逐渐转向生产

D.长江下游的文明超过黄河中游地区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种类丰富的植物遗存,并且保存着适应种植的种子,说明原始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出现了由采集向种植生产的转变,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耕作模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其他农耕文明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蒸起源地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比长江下游与黄河中游的文明发展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针对盗贼横行的局面,汉武帝派专员以严刑峻法治盗,但是出现“小吏有盗弗言、上下相匿”的情况。光武帝一方面利用计谋从内部瓦解群盗。另一方面对臣下采取安抚、激励之策,除包庇获罪外,其余皆不予处罚。对比两者的治盗之法。可知()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治国策略需要应势而为

C.官吏监察管理缺乏规范 D.礼法结合融入基层治理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汉武帝采取严刑峻法治盗,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光武帝调整政策,采取更有针对性和更灵活的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表明治国策略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应势而为,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统治者尊儒政策动摇,未提及其他思想流派发展冲击儒学地位,不能得出儒学地位受到挑战,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官吏不敢上报盗贼情况,是因为处罚过严,而非因为监察管理存在不规范,排除C项;礼法结合主要表现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解决盗贼问题上,汉武帝和光武帝都主要使用法治,未提及运用道德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

3.两税法确立了“支留合送”的税收分配方案,将地方税收总额分为留州、送使、上供三部分,且采用“以支定收”的原则,严格核定州、使两级的分配额。由此可见,两税法()

A.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 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名目 D.保障了封建经济的良性运转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采用“以支定收”的原则,严格核定州、使两级的分配额,使得地方所留税额得到限制,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在封建社会下,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无法被遏制,土地兼并的根源是私有制,排除B项;两税法确立了“支留合送”的税收分配方案,无法体现中央税收名目是否增加,排除C项;材料表明两税法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未涉及封建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4.明末清初。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一个流动的女性教师阶层,即“闻塾师”,她们以才识谋生,游历各地,为上流社会家庭和富足人家的女子教授儒家经典、文学、绘画和音乐等。据此可知()

A.传统儒学教育走向衰落 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西学东渐引发思想更新 D.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据材料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一个流动的女性教师阶层,即闺垫师。她们以才识谋生,游历各地,为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