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河南省驻马店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本试卷共16页,45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文献记载,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出现了“万邦”并存、战争频仍的政治格局。关于万邦时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有学者做了如下研究。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证据

结论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气候突变导致的人口与资源的失衡,进而触发区域规模性冲突和战争。战争频仍的“五帝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中晚期

考古证据显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中晚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设防城址大量出现

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显示,距今4000—4100年东亚季风突然减弱,降雨减少,气温下降

A.最接近万邦时代的文献记录真实性最大

B.万邦时代属于神话传说不具有历史价值

C.多重证据的综合提升史学结论的可靠性

D.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尚书·尧典》记载”“考古证据显示”“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可知,这既是多重证据法,又是跨学科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也符合逻辑推理的过程,C项正确;文献记录虽然距离万邦时代年代较近,但是无法确保文献记载的绝对真实性,排除A项;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B项;对万邦时代的研究能够彰显家国情怀,但不能说一定会影响结论的可靠性,排除D项。故选C项。

2.唐朝科举制规定,没有触犯律法,身家清白之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士人可以自己推荐自己,决定是否进仕。科举制确立了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让所有学子都有机会按照这种途径获得官职。这表明唐朝的科举制()

A.利于增强士人的政权认同感 B.剥夺了门阀士族的入仕权利

C.使朝廷控制官员的力度加强 D.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制放宽了参加考试人员的身份限制,允许士人自荐,为士人提供了统一获得官职的路径和学习内容,这就为士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入仕机会,有利于增强士人的政权认同感,A项正确;门阀士族学子可以通过科举制入仕,排除B项;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不是朝廷控制官员的手段,排除C项;科举制蕴含公平公正原则,但“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 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材料信息体现当时人们致富观念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冲突,因此反映出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B项正确;材料虽然体现了致富之人的看法,并不代表政府抛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富翁的观点与传统义利观即重义轻利是对立的,不能体现回归,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市民阶层逐利的价值观,而非理学世俗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顺治三年,魏礼述称:“(福建宁都)下乡闽佃先代相仍,久者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近者五、六世,三、四世。”据乾隆刑科题本所记,福建仙游县佃户林正佃种地主陈王里的土地,“议定每年租谷二石二斗,交各房轮收办祭,并在(契)约内载明:如无欠租,不得另付他人耕种,相安已久”。据此可推知,当时()

A.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 B.种植业以经济作物为主

C.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