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日本”系列之一:日本经济,逃逸第四个“失去的十年”-240504.pdf

“读懂日本”系列之一:日本经济,逃逸第四个“失去的十年”-240504.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05月04日

“读懂日本”系列之一宏观专题研究报告(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组

分析师:赵伟(执业S1130521120002)分析师:陈达飞(执业S1130522120002)

zhaow@gjzq.cchendafei@gjzq.c

日本经济:逃逸第四个“失去的十年”?

深度报告系列“读懂日本”的立意是:立足中国现实,向日本要答案。本文为第一篇,主要关注三个短期问题:1)

2020年来日本经济复苏的质量;2)日本能否逃逸“慢性通缩”陷阱;3)日央行加息和日元汇率问题;

复苏的速度与质量:日本经济的复苏平庸、廉价,但也令人惊艳,持续性仍面临考验

2020年以来日本经济的真实复苏是平庸的。横向比较而言,2021-2023年,全球、发达和新兴与发展经济体的实际GDP

平均增速分别为:4.3%、3.3%和5.0%;美国、欧元区、日本和德国为:3.4%、3.2%、1.7%和1.6%;日本仅相当于AE

的一半,比德国高0.1个百分点。以本币计价,日本的实际GDP水平仅比2019年高出3%,也拉低了G7的平均值。

结构上看,日本经济复苏的持续性面临考验,因为日本的复苏是名义而非实际的、外生而非内生的,这与美、日货币

政策周期的“冲突”引发的日元汇率大幅贬值有关。2023年下半年,日本(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外需强、内

需弱的结构难以为继,净出口的拉动效应部分源于日元贬值对进口的压缩。

日元贬值是“好的”,也是“坏的”,继续大幅贬值的净效应或由正转负。“好的”方面:1)改善贸易收支;2)增厚跨

国公司利润,改善经常账户收支;3)通过贸易条件渠道强化输入性通胀,助力摆脱“慢性通缩”;“坏的”方面与之相

对:1)抬升进口成本;2)压缩进口企业的利润;3)削弱家庭购买力;故日元继续贬值与提振内需的目标是矛盾的。

失去的“名义增长”:“急性通胀”对抗“慢性通缩”,这次是否不一样?

日本“失去”的不是真实增长,而是名义增长。所以,日本能否“归来”,关键也在于能否逃逸“通缩陷阱”。1991年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1992-2012):实际GDP增速从1974-1991的5.1%跌至0.9%;名

义增速从8.3%跌至0.1%;GDP平减指数增速从3.1%跌至-0.8%。1997-2011年,日本的通缩水平稳定在-1%左右。

日本陷入“慢性通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更想强调“现实-预期-行为”之间的正反馈及其产生的锁定效应:

由于预期是路径依赖的,行为又受预期的影响,通缩一旦形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不涨价-不涨工资”就成了日本的

社会共识和经济中的一种稳态。并且,这一稳态极难靠内生力量打破。

“急性通胀”能否治愈“慢性通缩”?这次或许可以乐观一些。结构上看,服务通胀仍具粘性。扩散指数和趋势指标

均显示,“慢性通缩”症状已显著好转。宏观经济学原理上看,产出缺口和失业缺口转正是通胀可持续的另一个依据。

日央行4月经济展望上调了2024年核心CPI中位数预测0.4个百分点,表明其对2%通胀目标的实现更有信心。

日央行加息的“顺境”与“逆境”:日元贬值与良性循环相悖,加息前置的概率有多大?

输入性的“急性通胀”是临时的,且有显著的副作用。内生性的“慢性通缩”能否被根除,关键还在于工资-物价的

“良性循环”能否形成。日央行前行长黑田东彦认为,“日本银行的目标不只是实现(2%)通胀……而是在物价的温和

上涨中创造并嵌入一个良性循环:企业销售和利润增长→工资增长→消费扩大→价格适度上涨。”

分环节拆解可知,工资-物价“良性循环”正在形成:1)企业的销售和盈利状况持续改善;2)2023-2024年的春斗结

果均超预期,涨工资具有普遍性;3)工资与私人消费增速高度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处于历史高位;4)企业和消费

者的预期逐步从“不涨价-不涨工资-不接受

文档评论(0)

139****31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8年软件开发,5年房地产开发,5年金融产品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