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影响因素.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

正如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

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也

是多方面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

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

因素等。

一、生理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

(一)遗传

遗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呢?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生理条件,

人的心理活动就要受到影响。心理学家们曾用家

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

影响,结果发现,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

家族中有癔病、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

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些。国内的资料表明,

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成员中有多动症史的占

13.6%,其中父辈或同辈有类似病史者各占5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采用家

仅供参考学习第1页

精品文档

谱分析、双生子研究以及寄养子女调查等方法的

研究表明,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00名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中,10%~50%具有导致精

神分裂症的基因结构。在这些人之中,5%会发

展成早发的精神分裂症,而另外5%会在晚些时

候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多

达40%的高危个体最终没有患上精神分裂症。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

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版,第442页可见,虽然遗传因素在一

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其作用也

不是注定不可以改变的。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可

能性,个体是否表现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关

键还看后天环境作用。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发展倾向可以得到防

止和纠正。

(二)疾病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病菌、病毒干扰、大脑外伤、

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

碍甚至精神失常。例如,脑梅毒、流行性脑炎等

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会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

脑震荡、脑挫伤等可能引起意识障碍、遗忘症、

仅供参考学习第2页

精品文档

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出现

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

理异常表现,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引起整个心理活

动的迟钝。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个体相比,有心

理健康问题的个体,早期患有高热惊厥、头颅外

伤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所占的百分比更大些,且差

异明显。生理疾病对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可能

是轻微的,如出现易激惹、失眠、不安等,随着

疾病的消除,这些心理症状也会完全消失。但是,

随着疾病的继续进展,心理障碍也会加剧,甚至

会出现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觉、记忆障碍、

躁动和攻击行为等。俞国良等;全国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

册(上)》,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

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

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俞国良《心理健

康教育(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版,第408~416页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的人员组成。由于家庭规模

仅供参考学习第3页

精品文档

和组成家庭的成员不尽相同,家庭又可分为不同

的类型,如:由一夫一妻,或由父母与未成年子

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

同堂组成的主干家庭;除了主干家庭成员之外,

还有其他家庭成员的扩大家庭。对于家庭结构的

完整性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曾经有过不少研

究。多数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完整且气氛和谐的

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而破裂家庭

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

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有不利的影响,容易使儿童

产生躯体疾病,同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

如今离婚率的上升,直接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大幅

增加,单亲家庭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并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单亲家庭儿童

不一定都存在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等方面的问

题,但他们中间

文档评论(0)

mi m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