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51).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09.02.057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2009‚32(2):281-283281

青少年职业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

12●34

黄小忠李伟健YonMoonheeShojiIchiko

12

(浙江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28)(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金华321004)

34

(YonseiUniversity‚SouthKorea)(UniversityoTsukuba‚Japan)

摘要为了考查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中、日、韩三国1957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

果表明:(1)总体上‚中、日、韩青少年的职自我同一性状态比例最高的皆为延缓状态;(2)从高一至大四‚中、日、韩青少年的职自我同一性

发展趋势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青少年职自我同一性跨文化

[8]

1前言上的得分低于美国学生。Stegarud等人对Jensen

[7]

等人的研究进行了重复‚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并进

Erikson认为‚青少年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任务而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两个国家的差异性进

[1]

是形成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自我同一性反行了比较。

映了个体对过去经验和现时思维方式的整合程度‚[9]

Hoo在回顾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时指出‚从社

它是个体过去经验、内部品质和能力、社会期望和个会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比较

体未来期望的一个复杂融合体。自我同一性的达成缺乏。自我同一性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有研究者认

对以后各阶段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是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差异以及研究者使用不同

在Erikson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自我同一[10]

的调查问卷所致。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日本、

[2]

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这当中‚Marcia的观点广韩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试图

为引用。他以心理社会标准来划分自我同一性‚即比较三国青少年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

对职和价值的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

2研究方法

ment)‚这两个标准相结合又分为四种状态‚即达成

状态(identityachievement)、延缓状态(moratori-2.1被试

um)、早闭状态(oreclosure)和弥散状态(identitydi-在中国、日本、韩国的大中城市随机选取高一、

[3]大一和大四学生共1957名‚男女比例均匀‚详见表

u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