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讲解 课件.ppt

肝血管瘤讲解 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节状,柔软,可压缩病人无自觉症状。*发生机制肝血管瘤: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造成内、中、外膜层界线不清及弹力纤维排列紊乱,红细胞可大量渗出至间质中,肝血管瘤为肝动脉末梢的动脉畸形。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发病机制激素作用激素在新血管组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类固醇如强的松等抑制了血管壁胶原的生物合成;类固醇具有激发或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性激素可以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女性激素与肝血管瘤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关联。*发病机制1外源性如口服避孕药物,内源性如怀孕等,即怀孕或口服避孕药可使肿瘤生长加快或治愈后复发。2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率高达78%,VEGF表达越高,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越旺盛,由此肝血管瘤应被视为新生物。*疾病分类(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临床表现3.早期多无症状,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临床表现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肝血管瘤并发症1.肝血管瘤破裂: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2.部分病人可因凝血机制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3.肝脏肿大: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4.肝囊肿:约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的可能。*诊断依据B超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首选方法。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瘤体直径多5cm,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诊断依据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大的帮助。*诊断依据肝血管瘤的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诊断依据肝转移瘤则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有原发病史。在CT增强早期。其边缘或整个病灶出现明显强化。*诊断依据MRI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不会遗漏较小的病灶。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如静脉注射钆螫合物增强扫描可查及直径1.5mm的血管瘤,肝动脉造影和肝细针穿刺活检等加以确诊。*诊断依据.动脉造影肝血管瘤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因为海绵状血管系由扩大的肝血管窦构成,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诊断依据5.放射性核素显像同位素标记肝红细胞扫描对诊断血管瘤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反映病变的生理功能。肝血管瘤胶体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这是非特异性的,肝小叶血窦中含有250—300mL血液,血管瘤由血窦构成,含有大量血液,其单位体积的血容量大于其他肿瘤,亦高于正常肝组织静脉注入99mTc-RBC(亲肿瘤现象剂)经过一定时间与原有血液混均匀,可显示放射性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管瘤影像,这是肝血管瘤的特异指征,*诊断依据肝血管瘤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全身状况良好,肝功能绝大多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很少伴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AFP均为阴性。肝血管瘤经上述两项以上影像学检查有典型表现者即可诊断,无需再做进一步检查。影像学诊断首选B型超

文档评论(0)

178****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