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妻书》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语文】《与妻书》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水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重点)

2.文中所用典故及相关成语。(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纪录片《碧血黄花》

“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

二、知人论世

1、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被俘后,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说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林觉民临刑时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4岁。

2、写作背景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题目是后人加上的。

三,诵读入文,体悟深情

诵读全文,找出全文总结句。

明确: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问题: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相应背景知识,找出“幸”“不幸”体现在哪里?

(一)“不幸”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不幸”:黑暗中国,无时无地不可以死

(二)“幸”

具体事例:

1、3、4段“三忆”:①生死之论②月夜诉衷情③醉酒解痛

(回忆夫妻恩爱,缠绵悱恻)

2、第6段死后“三愿”:①九泉之下哭相和②死后诚可化鬼魂③心电感应灵依妻

(对妻子的不舍与深情)

拓展: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其他:

1、第一段: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交代作此书信的原因及内心的悲痛)

2、第二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概括性地揭示全文主旨,也是全文的纲)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3、第五段: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对妻子无限的爱恋与不舍之情)

4、第七段: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对妻子的关爱与深情)

5、第八段: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拓展】陈意映是清代名宦陈若霖的后代,其父是举人陈元凯。她自幼识字读书,作文吟诗,看懂这封信不成问题。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希望家中诸母能多陪伴、照顾、开导、劝慰妻子,表现了对妻子深切的关爱。

【拓展】林觉民牺牲不足一个月,悲伤过度的陈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悲伤过度的陈意映经林觉民父母跪求,答应继续活下去,但两年后,依旧抑郁而亡。

(三)“汝幸而偶我”,“吾幸而得汝”,夫妻二人感情深厚,情趣相投,却“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面对“黑暗中国,无时无地不可以死”的境况,林觉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明确】卒不忍独善其身

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分析:由情出发,又以理撼人,引经据典地表达了自己由至爱妻子推及爱天下之人,而为人民为国家“勇于就死”的革命信念与决心,尽显志士胸怀与内心悲痛)

2、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分析:挥洒革命之情的激越与壮烈,抒发了“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大爱情怀)

3、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四、总结全文

林觉民于决意取意义赴死之际给爱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