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社会认知.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利偏差(Selfservingbiase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概念。*行动者—观察者效应(Theactorobservereffect):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在因素,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因素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知觉焦点(Perceptualfocus)信息差异(Informationaldifferences)*一致性错觉(Thefalseconsensuseffect)Ross: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比实际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在某种情境中,别人的行为都会同自己的行为一样。*事件图式:也叫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图式化处理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它能帮助我们: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慕尼黑图式越南图式波黑图式5、社会认知与健康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二.个人知觉印象形成是指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1、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第一印象依据的三个维度Osgood、Suci和Tanenbaum语义分析实验:某个人或物被置于这三个维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评定,也无法增加对这个人的信息。评价(Evaluation):好与坏力量(Potency):强弱活动性(Activity):主动与被动*人们依据什么评价他人?Kinder和Abelson的研究:美国人凭什么投选票?能力:知识能力、感召力以及领导能力是否正直:是否有道德、诚实以及对权力的欲望*2、整体印象的三个理论模型:平均模型(TheAveragingModel)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约翰的个别特质苏珊的评定清洁+10聪明+10体贴+4矮小-5衣着随便-9整体印象+10/5=2.00*累加模型(TheAdditiveModel)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而不是平均,正性信息加到已经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会变得更加喜欢,而不是降低喜欢程度。*加权平均模型(TheWeightedAverageModel)Anderson对主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然后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艺术家重要的特质不同与科学家的特质。*3、印象形成中的偏差晕轮效应(halo-effect):对他人形成印象的时候,对方的某一项高分特征影响了我们对他的其他特征的评价,出现了普遍偏高的现象。与这种偏差相反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特质描述漂亮的普通人丑的人人格的社会融洽性65.3962.4256.31职业地位2.252.02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