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pdf

《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

预审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信厅科〔2016〕58号2016-0312T-YS要求,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制定YS/TXXXX-XXXX《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行业标准,宁波博威合金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完成年限为2024年。

2工作简况

2.1立项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性能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对基础材料的性能要求

也越来越高。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也要求在任何工作环境下都要保持稳定的耐

热、导电等性能,为此就需要材料具备耐高温,耐腐蚀,优良的焊接性,应对微小型化

的耐应力释放性以及满足环保要求的无铅化。但是铜金属本身很容易氧化变色,这层氧

化膜会影响到导电性能。锡的化学稳定性高,在大气中耐氧化不易变色,与硫化物不起

反应,几乎不与硫酸、盐酸、硝酸及一些有机酸的稀溶液反应,即使在浓盐酸和浓硫酸

中也需加热才能缓慢反应,通过特殊的前处理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光

亮、致密、均匀、连续的合金镀层。

高端车载需要高精度镀锡铜带,而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可

以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主要依靠进口。

为了填补这一国内空白市场,国内少数厂家开始研究高端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

材,并逐步进入市场,但国内无相关行业产品标准。为规范产品生产,制定车载用铜及

铜合金镀锡带材产品行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2主起草单位概况

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是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母公司2000年

20

11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安徽省新

材料工业制造和出口基地。2023年,安徽鑫科铜业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

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12年12月,

1

企业同时被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

业,2013年12月,“XINKE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

标。

801000

公司主导产品有铜合金板带材、特种电线电缆等余个品种、多种规格。承

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拥有100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主

导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38项,其中国标23项,行标14项,团体标准1

项。

2.3主要工作过程

2.3.1标准立项

近几年,公司镀锡带产品生产量逐年增加,公司技术人员收集整理了该产品的各种

试验数据及客户应用信息,制定了《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产品企业标准,经过

公司员工的不断努力,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产品生产工艺日趋成熟,产品已经赢

得了用户充分肯定。为此,我司申请《车载用铜及铜合金镀锡带材》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制定任务,现已获得批准,文号为:工信厅科〔2016〕58号2016-0312T-YS。

2.3.2项目分工

根据文件要求,本标准由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并组建了《车载用铜及铜合

金镀锡带材》行业标准制定小组,具体分工为: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标准文

本、编写编制说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板带(河南)有限

公司负责负责提供相关牌号力学性能、弯曲性能验证数据,三家单位对标准草案进行讨

论,形成标准预审稿。

2.3.3主要起草过程

接到任务后,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立即成立了标准制定编制小组,查阅了许多国

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

同时,我们多次与业内厂商、客户讨论及征求意见,召开了多次标准修订讨论会,深入

了解我国目前铜加工技术水平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标准的制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从

而使标准制订更趋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