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赵申屏 --科学游戏案例《捕光捉影》.docx

幼儿园:赵申屏 --科学游戏案例《捕光捉影》.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班游戏案例《捕光捉影》与评析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赵申屏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号XJK21CJC051)成果之一。

一、案例背景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这些现象一般都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户外游戏时,大家都在嬉戏奔跑,我在一旁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只有彦博小朋友在一旁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又前进,一会儿又后退,还不停地变换着肢体动作。我刚想去问他在做什么时,只见他又停住了,一会儿看着地上,一会儿又看着自己的小手。我一下就明白了,原来他在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我将他的行为录制了下来,回到班级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展开讨论。于是,一场关于“捕光捉影”的游戏故事就此诞生了。

二、案例过程与实录

(一)光影初探

1.活动实录。

教师:“请问你们从这个视频中发现了什么?”

彤彤:“我发现他的影子和他的动作是一样的!”

窝窝:“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影子。”

战战:“我每次走在路灯下,我就能看见它,我很喜欢它。”

通过本轮的谈话,我了解到孩子们的想法,根据这些想法,也让我们一起寻找到了许多关于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探究游戏。经过讨论,票选出了人气最高的“踩影子”游戏。到达户外后,孩子们四散开来,

“哈哈哈哈哈哈,我踩到了你的脑袋。”泽宇捧腹大笑起来,

“哼,看我反击,”趁着泽宇大笑的功夫,琢琢猛地窜到了他的身后,一脚踩向了地上影子的腰部,“我踩到你的肚子了,你的肚子现在受伤了,不能再笑了。”说完,琢琢立马跑开,泽宇一看忙追了过去。

泽宇:“你的影子不见了,你怎么把影子藏起来了。”

琢琢:“我才没有!”说完,琢琢走出了滑梯的阴影处,“看吧,我才没有藏起来,只是你踩不到我。”我四处看了看,不少孩子都利用这一点,躲避着攻击。

回到班级后,展开讨论:“请问,刚刚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别人站在哪,你才能踩到他的影子呢?”

泽宇立马说:“我发现琢琢只有在太阳下,我才能踩到他的影子,他跑到滑梯的阴影那我就踩不到他了。”通过“踩影子”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

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脸庞,也趁着六一国际儿童节,我班制定亲子科学探究活动《光影创意坊》从游戏中让幼儿通过“选择物品——探索玩法——动手操作——结果记录四个步骤实施,与家长一起动手试验,初步了解,移动光源可以更改影子的位置和影子大小的简单方法,让幼儿在猜想、试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初步探索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2.游戏中的收获与评析。

《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着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教师要看得见幼儿的所需所求、抓住幼儿的所思所感。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将意见梳理与归纳后,光影创意坊就此诞生。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萌发出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二)光影的相遇

1.活动实录。

活动的当天,我在教室里为孩子们准备了手电筒、投影板、各种小玩具和一份光影操作单,并拉上了窗帘,营造出了黑暗的环境,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还放置了一些漂亮的拍拍灯和星空投影仪,渲染氛围。

当孩子进入活动室时,灯管是未完全关闭的状态,当教师说出“请小朋友们再看一看,哪里还有光源时”的瞬间关闭灯管后,海洋投影仪的光晕瞬间清晰并投射到墙面,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惊呼“哇”。在此期间孩子们都兴致满满地寻找灯光、发现影子、探索影子!

子睿在篮子里挑选着需要的东西,东照一照西照一照,照来照去便有些泄气了,他小声地嘀咕着“不是打开手电筒就会有影子吗?”直到他看见了隔壁桌子的小朋友将物品放在了光源前,他才恍然大悟:“妈妈,我给你看我的巨型怪兽树!”

只见他将手电筒对准天花板,将树的模型放到手电筒前,一棵巨大的树就此出现。

子睿和妈妈的探索瞬间。

2.游戏中的收获与评析。

(1)教师的评析。

在本次游戏中,我发现大部分低年龄段的幼儿(也有前期经验不足的幼儿),在打开手电筒时,就以为会有影子出现,因此站在幼儿的角度提出问题,将会事半功倍。引导幼儿观察影子,逐步发现物体挡住光源后,才能够出现影子。

(2)家长与幼儿的收获。

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所需要的是与孩子共同参与的幸福感,在子睿与妈妈的交谈中不难发现,当孩子发现一个感兴趣的点时,会格外的开心,孩子的心情影响着大人的心情,共同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中十分增进亲子关系。

经过这一环节的观察与探索,孩子们能发现到,使用手电筒照射不透明的物体后,会形成影子。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能意识到,影子的产生是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光、阴影底面、物体。

(三)影子变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