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学探究更科学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让科学探究更科学

摘要: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开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保证科学探究达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探究中真正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如何才能让科学探究更科学?教师可以从课堂常规、教学设计及改进实验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探究活动课堂效果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探究活动对科学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探究活动开展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科学课最大地发挥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的作用?怎样才能让科学探究更加科学?这是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反映出的问题

记得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的探究活动,是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中的实验。当时的我刚踏入工作岗位,教学经验不足,很担心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于是,就选择了这个相对“简单”的实验作为第一次的尝试。我在备课时觉得这个实验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几张A4纸,分别折成不同的形状,用能承载的1元硬币的数量来区分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即可。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反映出了许多我未曾设想到的问题。

(一)学生没有小组合作与分工的意识

由于在以前的科学课中,开展探究活动的机会有限,学生并没有养成小组合作与分工的行为习惯。表现在,没有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的分工,所有学生都喜欢实验中“最好玩”的部分——操作。但没有分工和条理的操作带来的只能是混乱,不严谨的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一定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二)学生做实验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这节课中,我直接把要探究的问题、假设、操作方法告诉了学生,以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然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乱哄哄”地做完了实验,教师好不容易让他们安静下来后,提问时却发现,几乎没有人能完整地说出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更不知道能够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在课后反思时,我对学生的这种表现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们明明自己动手操作了,但却连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说不出来呢?在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教师的话点醒了我,“因为学生把实验当成了游戏,他们只是沉浸在‘玩’的过程中”。是啊,由于比实验操作更重要的部分——问题的提出、猜想和实验的设计,教师直接代替学生完成了。这便剥夺了学生对整个实验完整的思考过程,使他们只能看到“操作”的部分。不带着问题的、漫无目的的操作不就是在“玩游戏”吗?游戏结束后,他们当然不知道最初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

(三)操作容易出错

课前,我认为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只涉及折纸和放硬币,不会出现操作失误的地方。但真的在课堂中实践后,我发现教师真的不能根据自己做实验的感受预设学生做实验的效果,要更多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有的小组看着书上给出的几种形状就能很快地用纸折出来,而有的小组在用纸折成相应形状时就比较困难;有一个形状是要把A4纸折成圆筒状,学生在把硬币放在纸筒上时,出现了硬币放不稳滑落下来的问题;垫起纸张的两本书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不变,但在实验操作中,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不同形状的纸能承受多少个硬币的重量上,没有去关注两本书之间的距离是否保持不变……很多这样的操作小细节,学生往往是注意不到的。

在一些更为复杂的实验中,操作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就更多了。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课的实验中,教材要求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然后立即用玻璃片盖上杯口,单是这一步很多学生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这个步骤中出现的操作问题就更多了,有的没有对着蜡烛火焰的方向倾倒气体;有的杯子距离蜡烛火焰太远;有的不小心把杯中的液体也倾倒出来了……总而言之,虽然实验操作在教师看来都非常简单,但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应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尚在成长发展的小学生。

二、如何保证课堂上的科学探究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科学课实验常规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实验时的一片混乱,正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课实验常规制度。教师想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能够组织学生高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就必须先在班级中确立实验常规制度。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所著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你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那么我建议你,把你希望别人做到的事情尽最大可能地细节化,明确地告诉学生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我想,在建立科学课实验常规制度方面,这位美国一线教师的建议绝对派得上用场。

我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