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黄河颂》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以及作者对黄河的情感变化,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把握句段关系,学会批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揣摩理解诗歌中的精彩语句,把握句段关系,学会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同时展示黄河图片.)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笔下那伟大坚强的黄河!

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整体感知

1.首先,由老师来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并体会老师的朗读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师配乐诗朗诵)

【预设】读起来应该是激情澎湃、气势雄浑的。

2.作者是在何种情境之下写了这首诗歌的呢?

【背景介绍】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3月份,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要求: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配乐,学生齐读。

(设计说明:本文既是歌,又是诗,且内容汹涌澎湃,非常诗歌朗读。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声情并茂,培养语感。教师先范读旨在朗读前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并示范。)

三、选点读析

1.本文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它的意思是?(颂:歌颂、赞扬)因而这首诗歌一定是为了表达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那么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诗歌分为两节,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诗歌中哪些句子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提示:关注批注部分)

【明确】“啊!黄河!”

3.歌词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作者却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4.那么诗人笔下“望”见的黄河是怎样的呢?作者从哪些角度“望”黄河呢?请你找出相应语句,并在边上做上批注。(结合预习单)

【教师带读】“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澎湃形容波浪因为互相撞击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惊涛中的“惊”字生动的描绘了观者被滚滚黄河水剧烈翻涌,水声震天的景象,深深震慑的情景,更强调力度有一种拔地而起的力量,万丈狂澜中“万丈”,形容水浪之高,狂来形容水量之大,写出了黄河之水,汪洋恣肆,不受拘束的狂放感,都向我们展现了黄河气势恢宏,所向披靡,无往不利的形象,在这样的形象背后,表达了诗人对黄河豪壮气势的赞美。

【学生自读】方法点拨:词意——黄河特点——诗人情感

【小结】同学们通过批注的方式从多角度品析了作者的语言,感受了作者所望见的黄河。请同学们齐读这一部分,注意重音、停顿,读出这种雄壮。

(设计说明:指导学生借助批注的方式感受诗人情感)

5.作者全方位向我们展示了黄河之貌,紧跟着开始赞颂黄河。作者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诗人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

【追问】在赞颂黄河时,反复出现了一句歌词?(“啊!黄河!”)运用呼告直接抒情

运用呼告直接抒情

【追问】在赞颂黄河时,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为什么选用这三个喻体呢?

(教师点拔:出现三次,由实到虚。试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思考)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展开联想和思考,并在具体诗句边上做上批注。

【明确】共3处:

第一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依恋之情

第二处: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自然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预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崇敬之情

第三处:歌颂黄河流域之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他学习的誓言。——赞颂之情

朗读:注意重音、节奏、气魄(感叹号)

【小结

文档评论(0)

158****72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