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格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青春有格

主备人:赵晓丽 审核人: 上课人: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田字格)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标准、规格和品格、格调的意思

教师讲述: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用品格引导青春,追求“至善”,青春是有格调的,在飞扬的青春里见证最好的自己。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7-P32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怎样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什么是慎独

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行己有耻

1、你说我说:同学们列举青春出格,不知耻的事。

提问:你觉得这些行为光荣吗之后提问:什么是“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请一学生讲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

廉颇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我们要向廉颇学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分析: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地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虽然考了95分,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

想一想议一议: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分析后得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拓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每年,各

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来此敬献花圈并进行祭奠活动,我国于2014年起将每年的

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中华。”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互学)

分析教材28页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结论:“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多媒体出示幻灯片21—23,理解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素材一:放学后小林和小刚结伴回家,途中他们路过一个网吧,,网吧老板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和老板的热情招徕,小刚高兴地跟老板走了进去,而小林独自一人回了家。

素材二: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名中学生竟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他们觉得很多明星都吸,很酷,很“拽”。

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二)止于至善

1、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播放视频吴锦泉:慈善老人的故事,出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的事迹,出示“全国最美中学生”成都七中的王沛懿的事迹

思考:这些平凡人对社会的贡献告诉我们什么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播放视频中国好人榜,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举行中国好人榜这样的活动

出示漫画生活的启示,看了这组漫画,你得到什么启示“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

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

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分析教材31页探究与分享,内容见课件

播放视频《少年中国说》,思考: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总结知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