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民族大团结》精品教学设计.docx

【上好课】《民族大团结》精品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从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课主要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确立、历史意义以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共同发展的措施和影响等方面的介绍,展示了民族大团结的概况。本课主要分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发展两部分。第一部分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反映了共同繁荣发展的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

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七年级历史单元主题并由此分析出单元核心是民族团结,由此总结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提问: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汉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学生回答,由此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表格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概况:时间展示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展示时间轴,加深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呢?

展示内涵,师生合作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实行地区、权限: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分析概念,学生独立自考,表达自己观点,加深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我国为什么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以及以往所学知识,学生分析归纳,独立思考,自主表达观点,加深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实施:地图展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设计意图)地图展示五个自治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意义:展示宪法内容,分析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①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素养提升:比较经济特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异同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经济特区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异同,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问题:图文史料展示分析新中国成立时各少数民族发展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政策

(设计意图)展示图文,学生独立思考,梳理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采取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2.成就显著

(设计意图)展示图文,学生独立思考,了解少数民族发展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央还派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