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跨学科案例(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解析).docxVIP

地生跨学科案例(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地生跨学科案例(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拥有肥沃的黑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与美国东北玉米带并称为世界黄金玉米带。

材料一: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干旱频次不断上升,直接影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

材料二:由于过度垦殖,生态破坏等因素,影响了东北地区黑土的肥力。科学实验表明,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和耕地用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保护黑土。

材料三:野猪体躯健壮,头长,鼻子坚硬,嘴长而有力、犬齿发达;以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为食,土壤中的蠕虫、腐肉等也是它的取食对象;喜欢拱土挖掘根及球茎,啃食庄称时,往往能隐藏行踪,方便逃窜。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猪等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加,以黑龙江省为例,自1995年全省林区禁猎后,不足十年间,黑龙江野猪种群调查数量已超过2.5万头,年递增率达约7.4%。截至2021年底,全国的野猪数量超过百万头,在多数省份存在着毁坏农作物、侵害家畜、致人伤亡等“肇事”记录。

(1)据图1,我国东北玉米带生长季干旱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____。

A.干旱次数由四周向中部递增 B.干旱次数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吉林

C.干旱仅影响西部和北部区域 D.干旱11次及以上约占该区域面积一半

(2)据图2,推测在玉米生长期更易发生干旱的是(中国/美国)东北玉米带,理由是。

(3)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其形成的主要条件有____。

A.气温较低 B.淋溶作用弱 C.生物资源丰富 D.成土时间较短

(4)“燃烧秸秆”与“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中,碳循环的路径不同。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简析两种处理方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简述东北地区黑土保护的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基岩裸露的现象。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治理任务艰巨。

贵州省某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及土壤侵蚀量对比

措施

石漠化等级

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t/km2)

2006年

2010年

坡改梯

188.26

87.23

果林

407.78

151.57

封禁治理

70.34

34.06

材料二:洞穴鱼是漫长地质演变的活化石,是宝贵的生物种质资源。我国西南部分布着许多地下暗河,里面生活着许多洞穴鱼类。生活史完全或部分在地下洞穴中完成的淡水鱼类统称为洞穴鱼。(1)贵州省地貌广布,分布着许多地下暗河。

(2)下列省份中石漠化面积分布也较广的是____。

A.广东 B.广西 C.河南 D.河北

(3)贵州石漠化地区更易加剧旱灾,分析其原因。

(4)针对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据表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驯鹿生活在寒冷地带,喜食苔藓,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每年春、秋两季,驯鹿在北冰洋沿岸与亚寒带南部进行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徙。下图为“北欧地区驯鹿迁徙路径示意图”。

材料二:有专家研究发现,驯鹿和植被之间关系密切,从而称驯鹿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1)驯鹿迁徙期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驯鹿白天活动的时间逐渐变短 B.春季—沿途苔藓覆盖的面积逐渐增大

C.秋季—驯鹿接受光照的时间逐渐变长 D.秋季—沿途色彩斑斓的落叶逐渐增多

(2)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对驯鹿生存及迁徙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西部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岛上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内地属山地气候、温和凉爽、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图1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留尼汪岛经济以农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农业上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甘蔗、香草和天竺葵等、用以生产糖、天竺葵精油。工业化程度较低,制糖为主要工业、主要出口商品是糖、朗姆酒。

(1)描述留尼汪岛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推测留尼汪岛出口商品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参考答案:

1.(1)D

(2)中国在玉米生长期,中国东北地区降水量较低的月份更多,降水变率大

(3)ABC

(4)“燃烧秸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