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开放”.docx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开放”

在一节《数的整除》复习课的课尾,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1、2、4、15和28中,哪个数与众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回答:因为只有2是质数,所以2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1与众不同;因为只有28是7的倍数,所以28与众不同;因为只有4比1多3,所以4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5的十位上是1,所以15与众不同……教师随机小结:由此可见,每个数都能与众不同,你们的每一种想法都是正确的。课后有人提出质疑,说这道题设计欠妥,将开放性转变成随意性,有悖于我们的教学目标;更有人认为,这样的“开放”太过分了,会让学生陷入“任何一种解答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一误区……笔者认为,对于“在1、2、4、15和28中,哪个数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如果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来讲,或许真的有些“过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中找出无数个可以推翻这个问题的理由。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个问题的对象不是我们,而是学生。孩子们年龄小、知识面窄,当面对老师的开放性提问时,他们只能从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中寻求答案。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虽然个别学生的回答有些牵强附会(只有4比1多3,所以4与众不同,等等),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观点还是很在理的(只有2是质数,所以2与众不同;只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1与众不同;只有28是7的倍数,所以28与众不同),并没有出现太多我们成人所担心的“过分”的“奇思妙想”。曾经在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的文章中读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老师在教完“20以内的乘法”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孩子们写出乘积等于20的算式,写得越多越好。一位名叫比尔的学生在他的作业本上列出了这样一些算式:10×2=20,2×10=20,4×5=20,5×4=20,1×20=20,20×1=20,2×5×2=20,5×2×2=20,5×2×2×1×1=20,5×2×2×1=20,10×1×2×1=20,4×1×5=20,5×4×1×1=20,1×1×1×1×20=20,5×2×2×1×1×1=20。当坚持读完这些算式时,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不是胡来吗。怎么能这样让学生胡编滥造呢。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出一些乘法算式,让他们能熟练计算才行啊。可是,这只是我们的观点,人家美国的教师却对此赞赏有加,认为这是孩子创造性的最好表现,因为那些重复相乘的数字里,很可能就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开放”这个词伴随着新课改已经被提了很多年,可是究竟该如何来理解它、应用它,很多教师依然在迷惑着、彷徨着,即使有勇于探索者,也只是在自己脚底下撒网,唯恐撒远了收不回来。我们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开放”,多站在现实的角度思考问题,好好呵护这一点“开放”之火,让它早日在课堂燎原。(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乡草南联小;2008年9月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课堂》版发表)

文档评论(0)

134****5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21233020001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