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茶事美学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襄茶事美学探讨

宋承继唐五代时的煮茶、煎茶和点茶方式,以撮泡法为萌芽发展而来的以点茶法为主流的饮茶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茗饮之风逐渐大众化、市民化和普及化,呈“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匪时啜而不宁”(梅尧臣《南有嘉茗赋》),“天下之货,茶最后出,而国用赖焉……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李觏《富国策》)之态。此有吴自牧的《梦粱录》第十六卷中记“盖人家每日不可阙(通“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从此,茶成为宋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日常用品,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在宋代特有的环境下,茶事活动中产生了各式各样极具东方特色的农业文明生活美学,如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茶叶种植技术以及品茶的环境和新的点茶程式茶道。而在以“点茶法”为主的宋代茶事中,主要以蔡襄、赵佶为典型代表。蔡襄是点茶道的奠基者,从他的茶学论著《茶录》一书中,可以窥见一二。此书从论茶和论器两方面叙述了作者自己的程序茶事美学思想,同样他的涉茶诗词及文章中亦有他的生活美学和茶事美学。就此,下文便是笔者管窥之见的相关蔡襄茶事的生活艺术美学散述。

1“茶事美学”词解

茶事美学,是指在涉茶活动中所产生的享受,它通过种茶、制茶、烹茶、吃茶、赏茶和感茶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它亦是茶艺基础上的感官享受、生活享受和精神享受,中华茶艺美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如个性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中华茶艺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选择,同时也具有审美的即视感,是建立在儒释道上的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主要研究美与美感[1]。同西方美学相比,中国美学主要是研究意蕴、韵味与志趣等抽象的人文概念[2],同时也研究人为活动中具体事项的美与美感。在茶事中的主要表现为茶道仪式的整个茶道程式中的细节美、诗词中透露出的境界美及书法作品中包含的各种人文、精神和意韵美。

若涉及程式的美,在宋代点茶程序中尤为突出。蔡襄作为宋代茶人代表,其点茶美学可谓是“蔚为大观”,表现为具体的茶事美学,可从其《茶录》窥探一眼。

2《茶录》透露出的美学特色

蔡襄《茶录》是一套制茶、赏茶、斗茶和享茶的程式茶事美学著作,不仅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而且突显了点茶茶艺在茶事中的情趣;也不仅从色、香、味方面夸赞了北苑茶“茶色贵白”“茶味主滑”“茶香在真”之美,亦从点茶茶道程序中展示了点茶艺术之妙。

2.1茶之美

北宋时代最为称扬的当属北苑茶了,蔡襄有诗云:“北苑灵芽天下精,安须寒过入春生……”所写的那样[3]。丁谓《北苑茶录》载:“建安茶品,甲于天下,凝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仅此茶矣。”说“此茶”即北苑茶,为当时茶中甲第,总天地之灵性,盖草木之仙骨;欧阳永叔的《尝新茶歌呈圣俞》中写道:“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万木寒痴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说此物是集天地之英华的佳品。另有周绛的《补茶经》载:“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当时的茶为北苑最美,等级茶之美,不仅具有天然,更富人情韵味,足见当时北苑茶的地位。

茶之美又分色、香、味的感性美,主要是色纯、香真、味滑和藏茶的秘诀,四者是习茶与品茶之必备要求和需要。总之,这既是一套程式,亦是一套生活美学。

2.1.1茶色之“纯”

“君谟论茶汤色,以青白胜黄白。”(宋·黄儒《品茶要录?五过熟》),“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茶录·色》),认为这些油膏具有破坏性,使得茶色变异。而赏茶者须善于“别茶”能够察隐然于内,发现茶之实润;最重要的是,如何辨识黄白与青白,“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茶录·色》),另在《珍珠船》载:“蔡君谟谓范文正公曰,公《采茶歌》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其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耳。欲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希文(范仲淹)曰:善。”另有南宋王观国《学林》载:“茶之佳品色白,若碧绿色者乃常品也。”总而概之,以蔡襄为代表的宋代茶人认为茶色以白为佳,纯色较好。

2.1.2茶香之“真”

蔡襄取香,不以杂香入之。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茶录·香》)茶本身随加工方式的演变,会产生不同的香气物质。加其他珍果香草使茶失去了原来的本真,毫无天然味可言,故应以天然为佳。蔡襄的嗅觉美感以茶之真香为主,而茶香能“碾细香尘起”,也是这个理。

2.1.3茶味之“滑”

“茶味主于甘滑。”(《茶录·味》)茶味要甘滑,需选好茶好水。一者“唯北苑凤凰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茶录·味》),其余诸山所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