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工法-道路分隔绿化渗透式储水补给施工工法.pdf

省级工法-道路分隔绿化渗透式储水补给施工工法.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分隔绿化渗透式储水补给施工工法

1前言

当前国内的海绵型道路分隔绿化带施工技术大多采用下凹式的

施工方式,由于下凹式的施工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由于其栽植区旱、

涝变换频繁限制了栽植苗木的品种,导致分隔带隔离及阻碍会车泛光

等交通功能丧失,其次下凹处理导致路缘石基础承载力下降;存在结

构上的质量隐患,路面污染物随雨水流入绿化带,影响绿化景观效果。

正是基于传统的道路绿化带下凹式处理的诸多弊端或局限性,为了满

足市政道路功能及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同时也是符合城市绿色生态建

设要求,我公司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了渗透式储水模块

水循环系统实现了非下凹式海绵效果。公司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形成

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道路分隔绿化渗透式储水补给施工工艺是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

一种形式。其工艺不改变道路原有功能及绿化种植方式,保证了城市

道路整体景观特征的统一。具有施工简便,适应性强、保水性强等特

点。非下凹式分隔绿带施工技术能够保证绿化景观效果,有助于地下

水补给,保护生态环境,并能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对绿色建造和可

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法经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在所检国家级及浙江省省级工

法目录中未见报道。

2特点

此工艺施工便捷,质量可靠,技术理念先进,在道路范围内形成

1

一个自然生态循环,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2.0.1此技术相对于下凹式绿化带施工,在施工阶段增加了直接

成本,但其施工便捷,最重要的是其形成生态循环,后期绿化养护费

用少,提高了项目整体经济效益。

2.0.2传统下凹式绿化带施工,由于其蓄水能力的限制,大量雨

水通过市政排水管网排出,雨水利用并不充分;而通过本工艺的地下

水循环系统,将雨水优先储存起来用于旱季土壤保湿浇灌绿化,而不

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雨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更符合生态环保、绿

色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浙江省自然地理条件和降水特点;包括城市主干道、

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的分车绿带宽度大于1.5m以上的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道路分隔绿化渗透式储水补给施工工艺是由路面渗透、雨水收集、

雨水分配、雨水储存利用及监测系统等5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

为雨水通过渗透路面直接渗入绿带土壤或进入雨水收集系统,进入收

集系统的雨水在经初期处理后转输到雨水分配系统,再由分配系统自

流到达道路中分带的储存利用系统,通过雨水自然渗透满足道路中分

带绿化植物灌溉用水需求。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为保证车辆行车安

全,采用面层40毫米厚透水沥青,透水沥青以下部分与普通道路做

法一致。雨水进入面层透水沥青后,在道路横坡的作用下向边沟流动,

经过特殊设计的边沟盖板相互拼接后,在侧面形成矩形过水槽口,雨

2

水可通过该槽口进入集水边沟。集水边沟内每隔20—30米设跌水井,

再由汇水管将初步沉淀的雨水导入集水井中。集水井上层为进水管,

连接集水边沟和汇水管,底层为出水管,连接预埋中分带的储水模块;

中间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接。集水井收集到的雨水首先分配给渗

透管和储水模块,当雨量较大时,储水模块注满,集水井水位上升,

可由溢流管将过量雨水排出。收集雨水的储存系统由埋设在中分带内

的渗透式储水模块完成,储水模块外侧包裹有滤水土工布和碎石层,

可将储存雨水缓释至中分带周围土壤,满足中分带植被对水分的需求。

图4.1原理示意图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3

图5.1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土方开挖与基层处理

1、沟槽的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

文档评论(0)

工程技术金金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