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分析标题含义,明确标题作用-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解析版).docxVIP

第09讲 分析标题含义,明确标题作用-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9讲分析标题含义,明确标题作用

【考情梳理】

考查频率

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

常见题型

简答题。

考查方式

①分析标题的含义;

②分析标题的作用或妙处;

③能否调换标题;

④拟写标题。

【考点精讲】

一、记叙文标题的特点

1、以物为标题,如茅盾《白杨礼赞》

2、以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为标题,如鲁迅《藤野先生》

3、以线索为标题,如郑振铎《猫》

4、以主题为标题,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5、以事件为标题,如莫怀戚《散步》

6、以时间或地点为标题,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解答标题“六看”

一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氛围,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

二看: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点明或凸显主题。

三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四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故事情节。

五看:标题是否一语双关,对强调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看:标题是否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

三、标题的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概括或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贯穿全文线索。

5、交代写作对象;点明主人公或线索人物。

6、点明、暗示、凸显文章主题。

7、寄托……感情。

四、标题的好处

1、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运用反问,强调什么内容,引人深思。

4、引用古诗词或歌词,富有文学色彩,吸引读者。

5、富有诗意,营造美好氛围。

6、用词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典例1】(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龙豁口

刘洪文

①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

②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

③“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

④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

⑤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

⑥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

⑦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

⑧“龙豁口”不是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

⑨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伙子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平时大家总是尽量避开,即使路近一些也从不敢贸然前往。

⑩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的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

?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江面的冰排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

?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

?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

?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