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莞雅现代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莞雅现代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本套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半坡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贫富差距迅速扩大

C.掌握纺织制衣技术 D.以手工业生产为生

3.“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B.殷墟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

C.远古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 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

4.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①朝代的是()

A.铸造精美的四羊方尊 B.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

C.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有学者认为,“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最终毁于昏庸无道的亡国之君。”以下史实能够佐证其观点的是()

A.盘庚迁殷 B.涿鹿之战 C.商汤灭夏 D.平王东迁

6.商周青铜器在纹饰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这种按规矩制作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中。这体现了青铜器()

A.影响后世工艺 B.制造颇具规模

C.规范社会秩序 D.铭文内容丰富

7.某甲骨文记载了商王的一次车祸。据此可知,甲骨文()

卜辞:“王占曰:……甲午,王往逐咒(兜:一种水牛),小臣甾(载)车,马甜(俄,突然)口(撞)王车,子央亦坠。”

A.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 B.是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C.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D.丰富和推动中华文化的成长

8.春秋时期,郑灵公赐宴甲鱼汤却偏偏不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用手指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下,郑灵公发怒扬言要杀死公子宋,却反被公子宋带人杀死。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遇到阻碍 B.王室衰微

C.旧有制度遭到破坏 D.诸侯争霸

9.《商君书·画策第十八》记载“民之见战也,如恶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基于此认识,商鞅变法()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确立县制

10.战国时代在热学方面已发明青铜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在力学方面已经认识到惯性现象。材料描述的是,战国时期()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变法运动的盛况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七雄并立的形势

11.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

1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对待别人的家庭如同对待自己的家庭),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体现的是()

A.韩非的“法治”思想 B.孔子的“仁政”思想

C.老子的“无为”思想 D.墨子的“兼爱”思想

1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观点不同甚至相反,“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各派主张虽然不同,但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这体现了当时()

A.文化兼收并蓄 B.官府垄断教育

C.思想严格控制 D.社会动荡不安

14.《里耶秦简》中提及:“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三公制

15.有学者认为“秦统一后,统治者忘记了创业时的艰辛”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秦始皇()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开创大一统 D.大兴土木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该诗描述相关的成语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风声鹤唳 D.四面楚歌

17.“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文帝),加之以恭俭,孝景(景帝)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一局面得益于()

A.尊王攘夷 B.管仲改革 C.北人南迁 D.休养生息

18.汉武帝时加赐恩惠,使诸侯王得以施恩惠于子弟,多数疆域广大的诸侯国被划分出去了若干个小侯国。此“恩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