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10〕

多项选择〔10〕

判断题〔10,错的要改正来〕

名词解释〔4〕

简答题〔4〕

分析题〔1〕

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以全体公民为保障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运作的社会化〕、福利性、互济性〔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强迫性〔强迫参加、强迫缴费〕

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这种效能和作用表如今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1〕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消费、促进资金市场开展;〔2〕社会功能:表达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收入性福利和实物性福利:〔1〕收入性福利:涵盖国民保险和非缴费性福利两部分。〔2〕实物性福利涵盖医疗效劳、住房福利、教育和社会福利效劳等方面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保障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群体。社会保险的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集。社会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工程。〕、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对象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或社会捐赠。〕、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家庭保障方式的性质与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代际交换方式2、以土地保障为根底,自然就业和土地的稳定产出是经济支撑3、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根本社会构造4、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标准是文化背景

社会保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1〕工业化的冲击:以家庭为根本消费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封建土地制度日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雇佣劳动者。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相对剩余人口。竞争和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两极分化。2〕家庭功能变迁: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削弱;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家庭构造日趋核心化;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兴起。

伊丽莎白?济贫法?的背景:1492年新大陆发现以后迎来大航海时代;1498年亨利7世19号法令制止拆毁20英亩以上土地的农民房屋;1514年伦敦近郊反圈地运动暴动;1530年乞食容许证的法律制度;1531年?乞丐和漂泊者处分法?

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内容(1)要求全国普遍设立收容贫民的济贫院,强调对贫民施行救济是每个济贫区的责任,并通过委任贫民救济官的方式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地方济贫行政体系;(2)建立征税机构以满足济贫资金筹集所需,并确定了从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方(3)对有劳动才能的强健贫民通过提供劳动场所的方式促其自立;(4)对无劳动才能的老弱病残者,通过院内收容和院外救助两种方式进展救助;(5)对失依儿童,以孤儿院收养、家庭补助、家庭寄养等方式进展抚养。特点:兼有强迫劳动与福利救济双重性质。旧?济贫法?的根底是社会权利的不平等。旧?济贫法?在客观上促进了贫困救济形式的重大变化。

“斯宾汉姆兰德制〞18世纪下半叶英国部分地区实行的“斯宾汉姆兰德制〞被视为就得保障形式土崩瓦解的前兆,是一种家庭津贴法,最早在伯克郡实行,其口号是公平收人,表达了社会平等、互助互济的思想。手段不是强迫而是恩惠。局限: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抬头,自由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开展主流,“斯宾汉姆兰德制〞不鼓励竞争,不鼓励劳动力流动的作法,遏制了自由经济,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新?济贫法?及其历史作用〔1834年〕面对农民的暴动,资本家也加大了抑压的力度,1834年斯宾汉姆兰德制被废除,同时济贫法被大幅度修改,出台了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出于减轻财政税收负担压力的目的,对承受救济条件的规定仍然非常严格苛刻,取消了院外救济,强迫需要救济的贫民重新回到贫民艺习所,承受残酷的苦役制度。全国统一原那么、劳役场检验制度、劣等待遇原那么等三原那么成了新济贫法的特征。作用意义:成认要求社会保护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将济贫权利集中为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对社会弱势人群的救助提供了组织保证;所确立的社会保障是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的原那么,却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很好的根底。

德国社会保险三法1883年:?疾病保险法?〔世界第一部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老年与残疾强迫保险法?。俾斯麦政府公布的三种关于劳工的社会保险法,均由雇主与劳工结合组成的自治机构予以办理,由政府予以监视。均只以工厂和矿山的劳动者为对象,利用当时的共济组合,劳动者三分之二,雇主三分之一,国家不予负担。灾害保险的保险费,全由雇主负担。老年残疾的保险费,雇主与劳工各自承担一半,再由政府对每一个人的年金进展一小部分补贴。此外,还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劳工星期日休息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