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基础训练

1.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普及 B.井田制的瓦解

C.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 D.经济重心的南移

2.唐朝时,周边各族发展迅速,不少民族建立了地方性的政权,为发展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的关系并增进民族团结,唐太宗

A.同意与吐蕃成为军事联盟 B.派遣文成公主入藏

C.以“天可汗”名义笼络吐蕃 D.册封松赞干布为王

3.唐代诗人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由此可知,皮日休意在(???)

A.肯定隋朝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B.抨击隋炀帝穷奢极欲

C.辩证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D.强调隋朝的国力强盛

4.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迅速发展。下列有关唐朝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蕃会盟碑是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见证

B.北庭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唐朝联手回纥和葛逻禄灭亡后突厥汗国

D.唐朝册封靺鞨粟末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5.唐蕃民族关系简表

时间

皇帝

事例

贞观十五年(641年)

唐太宗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迎娶文成公主,带去蔬菜种子、药物及有关生产技术的书籍等。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唐高宗

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

景云元年(710年)

唐中宗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迎娶金城公主,中宗赐锦缯伎乐等物,金城公主促成唐蕃双方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立碑分界。

长庆三年(823年)

唐穆宗

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又称舅甥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上表主要反映了(???)

A.唐朝奉行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

B.唐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良好局面

C.唐蕃友好关系逐渐形成与发展

D.唐朝已在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理

6.下图为河南洛阳含嘉仓遗址出上的武则天圣历年间的格文砖及其铭文。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洛阳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农业日益走向精耕细作化

C.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D.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

7.如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公元(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资料来源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通典·食货志》

代宗广德二年

764

2933125《旧唐书》

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

2375400《旧唐书》

A.自然灾害的频发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安史之乱的影响 D.疆域的不断缩小

8.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9.隋唐以前,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较广。隋唐以来,为应对干旱化趋势,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农作物中粟、麦、黍种植面积位居前列,扁桃、无花果、黄肉桃、绵苹果等也被引入种植。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粟、麦、黍的产量远高于水稻

B.水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

C.北方居民饮食结构多元化

D.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分布

10.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盛世局面。下列有关隋唐盛世局面出现因素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统治者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

B.统治者注意节制用兵,民族平等

C.统治者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

D.广大人民的辛勤劳作,人心思定

11.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宣称“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历数有归,实惟天命”,数次召见道教的首领,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他还亲自下诏令安排儒释道三教的地位,《先老后释诏》规定道教放在首位,儒教次位,佛教末位。这些做法(???)

A.有利于形成三教合一的态势

B.丰富了唐代的社会治理方式

C.促成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

D.意在论证李唐统治的正统性

12.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这反映了在唐代

A.中原文化高度繁荣 B.民间娱乐丰富多彩

C.实行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D.人们崇拜勇武和英雄气概

13.唐太宗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之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