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2).pptx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2).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新旧石器时代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一、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与

分布的基本特点

二、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基本制度

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打制石器

元谋人

贵州观音洞

蓝田人;;

(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

旧石器时代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过着群居的生活

③从事渔猎和采集

④已经学会使用火;

新石器时代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作物与饲养家畜

③大量使用陶器

④养蚕缫丝

⑤使用玉器

⑥城墙、祭坛和

神庙;

时期;

大河附近平原地带分布广泛;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同学们大家认为什么是“国家”呢?需要具备什么

基本条件?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

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教材第4页)

你认为什么是“国家”?需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资料袋

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

公共权力的设立;

500

aso

400

350

300

MEn

中国原始社会三阶段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的组织需要公共权力

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合作探究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什么是“国家”?需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资料袋

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公共权??的设立:战争的需求——内部的阶级分化与外部战争;;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

2.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政治制度:①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4.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二)商的统治

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

2.政治制度: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

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

2.政治制度: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

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3.考古发现:①甲骨文——神权色彩

②青铜器——阶级分化;

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姬发

(1)分封制(2)宗法制

分封对象:以同姓诸侯为主

先王之后

异姓功臣;

周王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

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

大宗绝对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

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

政治上的表现

互为表里

血缘基础;

国人暴动(国人与野人对应,居住在“国”中,包括奴隶主

贵族、贵族下层、平民与工商业者等)

共和行政

内乱与外族入侵(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平王东迁(西周结束,东周(春秋战国)开始;

(四)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主要生产部门)

(1)基本土地制度:井田制(2)农具:

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

①神权色彩浓厚

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等级森严

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①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①系统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

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

1.如图是江苏某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首——双龙连体环形玉佩,其形如小璧,器表白中带淡黄,有赭红色瑕斑。边缘的一侧雕琢头向相对、嘴唇合一的龙首各一,另一侧则自然合为双龙的龙身。此文物属于

A.红山文化B.仰韶文化

C.龙山文化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