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下册.docx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测试卷(年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测验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不第]科举测试不中

B.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拜]授予官职

C.结庐枕江,纵酒啸咏[枕江]靠近长江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经过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话用理解不当的一项()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意动,认为……奇妙

B.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陷]使动,使……陷落

C.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名作状,在夜晚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冠]名作动,带官帽

3.下列对原文及拓展内容的理解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徙到河南巩县。他的父亲杜审言,历史记载也是著名文学家,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B.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在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镇守成都时,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严武死,杜甫再度飘泊,最后病死在偃师县。

C.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传说就是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所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杜甫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碑亭合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D.杜甫晚年,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后来又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

4.用“/”给末段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5.把文中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己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

B.在颔联中,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的景象。

C.颔联、颈联由观景引出,虽然颔联只是写景,颈联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但两联内涵上一脉相通。

D.“凭轩涕泗流”一句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

7.后两联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8.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开头写诗人之前听说洞庭盛名,然而到如今才能实现登楼观赏的愿望。

B.杜诗颈联以一“无”一“有”,点明诗人没有亲朋音信,孤舟漂泊的凄苦处境。

C.李诗首联写诗人远眺所见,高耸入云的岳阳楼和浩瀚开阔的洞庭湖一览无余。

D.李诗颔联写了雁儿高飞带走愁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幸运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