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10).pdfVIP

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10).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12/7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10)

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10)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国内外同行从中医角度探讨胆囊炎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但未有系统的针对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

识,现为满足临床需要,撰写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本诊疗共识意见参考,2011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2013年日本肝胆胰腺外科学会《2013东京指南: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流程图》[2]、20

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3]、2018年日本肝胆胰腺外科学会《2018东京指南: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4]、《2018东京指南:急性胆管

炎及急性胆道感染的初步处理及流程图》[5]、《2018东京指南: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的抗菌治疗》[6]、《2018东京指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流程图》[7]。因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

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中西医消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面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以Delphi法征询意见,将最终形成《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以规范临床过程,提高临床疗效。

1概念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约95%以上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患者不伴有结石,称非结石

性胆囊炎。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以女性多见,50岁前为男性的3倍,50岁后为1.5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男性、老年患者[8]。

中医虽无急性胆囊炎的病名,但早在《内经》便有相关论述。《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灵枢·本藏》谓“胆胀

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根据急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的范畴。

2西医诊断

2.1临床表现

2.1.1症状右上腹疼痛,开始时仅有右腹胀痛,逐渐发展至阵发性绞痛;夜间发作常见,饱餐、进食油腻食物为常见诱发因素。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肩部、肩胛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

消化道症状。如病情发展,疼痛可为持续性、阵发加剧。常伴轻度至中度发热,通常无寒战,可有畏寒[9-11]。10%~20%的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2.1.2体征查体可见右上腹压痛,可伴有反跳痛、腹肌紧张,或Murphy征阳性。有些患者可触及肿大胆囊并有触痛。Murphy征阳性对急性胆囊炎的特异性为79%~96%[2]。

2.2相关检查

2.2.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所有患者应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凝血功能、血清炎性因子CRP、PCT和ESR等检查,当病情危重时应查血气分

析;同时查血清肿瘤标记物CEA、AFP、CA19-9和CA125;必要时行外周血细菌学培养;在能获得胆汁的情况下,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重度感染患者应进行细菌学培养。

172.19.66.122:10000/content/html/print.htm?randnumber=0.89379775290964991/11

2022/12/7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时间:2018-10)

2.2.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见图1),典型表现为胆囊肿大(横径≥4cm)、壁增厚(≥3mm)或毛糙,呈“双边征”,多伴有胆囊结石;若胆囊腔内出现稀疏或密集

的分布不均的细小或粗大回声斑点,呈云雾状,则考虑胆囊积脓;若胆囊壁局部膨出或缺损,以及胆囊周围出现局限性积液,则考虑胆囊坏疽穿孔。患者伴有黄疸,怀疑有Mirizzi综合征或合并胆

囊消化道瘘等特殊情况时,则应采用MRI+MR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人

...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25日上传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