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盂鼎铭与西周制度.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盂鼎铭与西周制度

小虞丁是最著名的青铜之一,铭文约为400字。这是西周早期书写最多的经文。其内容对探讨当时历史和典章制度有很大意义,如郭沫若同志所说:“此文所记,于古史古礼极关重要,惜残泐过甚,苦难属读,而器亦不知去向。”①1近年罕有学者专加研究,主要也是由于不易通读的原因。

这件鼎在清道光初年发现于陕西省周原范围内的岐山县礼村,同大盂鼎及另一件鼎一起出土。原物的亡佚约在太平天国时期,器形和花纹是什么样子已不可知。由于传世的时间不久,据说只有一张拓本流传,各种金文著录里印的摹本、拓本都源自这张拓本②2。鼎铭很多字残缺或被锈掩盖,又没有其他拓本可资比较,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五十年代陈梦家先生发表《西周铜器断代》,其第四篇专论小盂鼎③2,不仅比过去多辨识出不少字,并且援据文献,就鼎铭所反映的史事和制度多有发挥。随后,日本学者白川静在《金文通释》中,在陈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订补④3。

前人业已指出,小盂鼎铭所载是周康王时征伐成功、献俘庆赏的事迹,涉及古代军礼的主要内容,也为西周职官、宫庙等制度提供了宝贵材料。我觉得,进一步研究鼎铭的关键,是正确利用过去对周代礼制、特别是《周礼》一书的研究成果,与鼎铭对照印证。反过来说,鼎铭的分析释读,也可以使我们对有关古代礼制的若干文献的可信性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列出鼎铭的释文,逐段加以疏解,然后对铭文中关于西周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试作讨论。

一赞王、邦宾,延其旅服

下面的释文,所依据的拓本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原大印本、《西周铜器断代》的缩小印本和《三代吉金文存》经过剪裱的印本,摹本有《捃古录金文》刊本,同时参考前人,主要是陈梦家先生的释文。原铭共二十行,不分段。《金文通释》分之为五段。我们分作七段,并用数码标出原来的行次。为了排印方便,释文尽可能使用通行字体。凡前人已经讲明的问题,这里不再多作解释。两年前我曾有一小文谈大盂鼎①4,有些大、小盂鼎共同的问题,在该文中说明了的,在此也不重复,请读者参看。

(1)惟八月既望辰在甲申,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明,王(2)格周庙,[赞王、邦]宾,延。邦宾尊其旅服,东向。

“惟八月既望辰在甲申”这种纪日形式,通行于西周早期后半到中期,如康王时宜侯矢簋有“惟四月辰在丁未”,昭王时令方尊、方彝有“惟八月辰在甲申”②5。小盂鼎在其间是较早的一例。

陈文以“三左三右”与《尚书·顾命》中的大保奭(召公)、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对比,是正确的。《顾命》在六人之下提到的“百尹、御事”,即鼎铭的“多君”。孔传已说明,大保奭至毛公是当时的六卿,可见“三左三右”也是六卿,而“多君”指其下面的朝臣③6。

鼎铭三次说“入”和“服酒”,随之都是王格庙,可知“入”是指进入宗庙。当该日天将明的“昧爽”之时,群臣先进入周庙,然后“服酒”即事酒,都是为周王的到来作准备。诸臣的“入”和“服酒”是两件事,并不是由朝臣众人来事酒。

王在天明时来到宗庙。“赞王、邦宾”,“赞”字在金文中常用为圭瓒之“瓒”,此处是动词。《汉书·东方朔传》注:“赞,进也。”按“赞”字从“口”旁,和“献”字从“口”旁相通④7,所以这里的“赞”也可读为“献”。“延”,《方言》:“遍也。”这一句是说,以酒献给王和邦宾,依次而遍。“赞王、邦宾,延”又见下第18行。

“邦宾”即《周礼·司几筵》、《礼记·丧大记》的“国宾”。《司几筵》注引郑众说,以“国宾”为老臣,郑玄自己则认为是“诸侯来朝,孤卿大夫来聘”。孙诒让《周礼正义》引《通典》所载马融说,与郑玄说折衷,主张:“国宾,在王国则当为二王后,在侯国则当为他国之君来朝,及王人来聘者。”①8无论如何,“邦宾”的身份是和“三左三右”等朝臣不同的。

下面说“邦宾尊其旅服”,“尊”为动词,有放置的意思②9。“旅”训为陈,“服”训为事,所谓“旅服”应当是指邦宾献赠周王的物品。“东向”,是说邦宾们的物品东向而陈列,不是说邦宾本人的方向,和《顾命》篇中所记“南向”、“东向”、“西向”都指物品陈设是一样的。

盂以多(3)旂佩鬼方……入南门,告曰:“王令盂以……(4)伐鬼方……,[执]兽二人,获馘四千八百[又]十二馘,俘(5)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匹,俘车……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6)卅八羊。”盂或告曰:“……乎蔑(?),我征,执兽一人,获馘(7)二百卅七馘,俘人……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辆。”王……(8)曰:“……。”

“盂以多旂佩鬼方……”一句,前人已指出当与《逸周书·世俘》有关文句对看。“旂”训为旗;如把“佩”作佩带解释,在鬼方的人身上佩带若干面旗,很难说通。况且《世俘》云:“甲寅,谒戎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旂。”以武王之尊,和鬼方战俘一样佩旂,更不合情理。按《释名》说:“佩,倍也。”“佩”、“倍”、“背”、“负”等字音近可通③10。《世俘》又说:“大师负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