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语文教师用书配套2.2课题.pptx

世纪金榜语文教师用书配套2.2课题.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体验高考真题 解读阅读本质;1.(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展开回答。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2分)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解析】诗人“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诗歌最后两句,因此比较好找,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全诗的整体做分析说明。

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2分)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2分);2.(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抓住关键词“雨”“萧萧”“江乡”“飘”,可知作者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赶路的画面。作者通过意象语言“雨”和情感语言“萧萧”“飘等,营造了凄凉、萧条的氛围,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1分)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孤舟”既写“舟”之孤,又写“人”之孤,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孤单、飘零之苦;从结构上看,抓住诗歌??的关键词“道中”“晓路”“客程遥”“征帆”“荡桨”“系枫桥”,可知“孤舟”既照应题目,又贯穿全文,是本诗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3分)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2分);3.(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咏 山 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说出这个句子在诗中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③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写了山泉奇异的色彩与美妙的声音,在结构上与上面的描写形成抑扬关系,也为下文称赞山泉作了铺垫。;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2分)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2分)

或: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2分)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分);(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

③展示形象的意义。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诗前六句写景,描写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追求。;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2分)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分);4.(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

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

文档评论(0)

151****6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