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逐梦九天不止步,共筑美好航天梦.docx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逐梦九天不止步,共筑美好航天梦.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逐梦九天不止步,共筑美好航天梦(人物素材+人物金句+适用话题)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神五”到“神十六”,中国载人飞行的每一次成功发射、成功着陆,看起来波澜不惊,但背后却是千难万难,唯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其中不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2023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的世界,来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4高考满分作文助力。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

执行4次飞行任务,3次担任指令长,从“神七”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九”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这次,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又将带着新的任务奔赴太空。

有人曾劝他:“你已经完成3次飞行任务了,还值得再冒险吗?”景海鹏回答说:“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准备飞行!”

01

“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我感觉叫创新梦想。”景海鹏表示,我国载人航天的连战连捷背后,离不开这个伟大新时代。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读高中时,他偶然在学校报刊栏里看到一位与他同名的空军飞行员的照片,令他羡慕又景仰,飞行的梦想由此萌生。

1985年,景海鹏通过思想、身体、文化等层层选拔,如愿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经过预校和飞行学院五年的学习,他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得知这一消息后,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只为实现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

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面对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训练,他更是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

■基础理论学习中,他晚上十二点前几乎没休息过;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中,承受八倍重力加速度,他从没按下过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

■低压缺氧训练中,舱内压力急剧变化,相当于五分钟内从地面爬升到5000米高空,人体会因迅速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但他每次都要主动训练30分钟以上;

■模拟失重训练中,他身着水下训练服,一次就要训练六七个小时,每次训练结束,体重都会减轻好几斤……

“载人航天飞行99.99分和100分永远是天地之别。地面训练,有差错可以重来;太空飞行,永远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在景海鹏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02

自2016年完成“神十一”任务后,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但25年如一日的飞天备战从未停歇。如今,“为什么还要继续飞行?”仍是57岁的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景海鹏对此回答说:“作为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是我的工作。你问我为什么还要上?我不仅想上,也十分渴望再上太空,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

为了保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景海鹏几乎从未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无休,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

他调侃自己有个“秘密武器”——一根跳绳。“每天六百个俯卧撑、六百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经成了我的标配了。”

目标坚定,时刻接受祖国挑选,在完成第四次向梦想冲锋之后,在景海鹏的心底还深藏着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已经四年了,没有回老家看望过年迈的父母,父母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四年了。等任务成功之后吧,我想把这一天攒到任务成功之后。”

1.在这次任务当中,我们乘组开心生活、高效工作,所有的操作没有出任何差错,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优异的答卷。——景海鹏

2.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我感觉叫创新梦想。——景海鹏

3.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景海鹏

4.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准备飞行!——景海鹏

迎难而上;责任与担当;挑战极限;持续努力

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

两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他一路坚持,完成从大学老师到航天员的转变。他就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

01

朱杨柱出生在江苏沛县,从小就有翱翔蓝天的梦想。读高中时,他与空军招飞选拔失之交臂,在老师和家人的建议下,朱杨柱高考后坚定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当时只报了一个志愿,就是国防科技大学,选择了一个与飞行有关的专业——飞行器系统与工程。我不接受调剂,要考就考最好的。”

2005年,朱杨柱如愿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飞行专业研究领域。大四那年,正在加紧备战研究生考试的朱杨柱,得知空军面向大学生招收飞行员的消息,再次燃起了飞行梦。

然而这次,他又留下了遗憾。“我进了复选环节,很多项目也过了,就差一点点,又与飞行擦肩而过。”

朱杨柱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在国防科技大学继续深造,从空气动力学到流体动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