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教案模板.docx

《黄山记》教案模板.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山记》教案 《黄山记》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大手笔的写法; 2、了解本文简练奇妙、热忱奔放、气概磅礴的语言特色; 3、观赏课文描写的黄山奇景,并理解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宏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喜爱我们的时代,喜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激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难点:语言简练奇妙、热忱奔放。 三、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法 四、教学规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构思技巧。 一、导入性点拨(激发情感,整体感知) 以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二、讨论性点拨(明确目标,回忆课文) 检查早读预习效果,回忆课文内容。 ① 黄山位于哪个省份?共多少峰?最顶峰是什么? ② “黄山”名字的由来? ③ 古代有谁登上过黄山? ④ 赞扬了哪些人? ⑤ 黄山景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二个字概括) 三、鉴赏性点拨(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1、鉴赏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黄山“奇、险”的特点: 课文是怎样表现黄山“奇、险”的特点,并为四局部拟小标题。 (1)第一局部 ① 学生齐读; ② 快速找出表达黄山“奇、险”的句子; ③ 概括本局部标题:黄山胜景天造就。 (2)分组争论其次、三、四局部是怎样表现黄山“奇、险”的特点,并拟出每局部标题。 学生争论,教师归纳指正并板书: 其次局部:自古黄山几人登(险),回忆几千年以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登上黄山,其余的人都败兴而归,表现了黄山的险峻。 第三局部:攀登天都寻常事(夷) 一行人登上天都的经过 第四局部:天下奇景数黄山(奇) 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2、理解课文独出心裁的构思: (1)按游记常见的写法,请你构思《黄山记》的写法; (2)按时间挨次,列出登天都峰的经过: (3)课文第一、二局部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学生自由争论,教师点拨后指正归纳,并板书: 第一局部是全文的总起,突出黄山“奇”、“险”的特点;其次局部是承接第一局部“险”字绽开。一、二局部引导读者从宇宙变迁、人类进展的宏观高度去熟悉黄山,增加了本文的气概。 四、反应性点拨(重温课文,稳固提高) 本文写法与其他游记有何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思索争论,教师小结: (1)本文游记与其他游记写法不同,不像其他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这个角度起篇,气概磅礴。课文以跳脱的思路从宏观、从历史、从想像、从实际游历各个方面予以表现黄山“奇”、“险”特点,跳出了以山写山的局限。 (2)游记完全可以敏捷地写,形式可以多样。服从时间,空间的挨次来写,当然可以打破这种方式固然也行。只要记游对象固定,特征精确,构造清楚就可以。 五、迁移性点拨(举一反三,转化力量) 按本文思路改写《蒲松龄故居参观记》 六、板书设计 ① 黄山胜景天造就(奇、险) ② 自古黄山几人登(险) (正面) 对 ③ 攀登天都寻常事(夷) (侧面) 比 ④ 天下奇景数黄山(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