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国际舞坛的回顾与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世纪国际舞坛的回顾与展望 新世纪国际舞坛的回顾与展望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舞坛呈现出稳步发展、日 益多元的十大新趋势,充分体现出人类经历了 20 世纪的再次觉醒、经济腾飞、政治动荡、知 识爆炸、科技革新等一次次的大洗礼之后,焕发 出的勃勃生机。 一、年轻化 作为西方文艺复兴的硕果,芭蕾起源于意大 利,成型于法国,兴盛于俄国和丹麦,并从俄国 走向了美、英、古、中等世界各国;500 年的历 程可分为“早期”、“浪漫”、“古典”、“现代”和 “当代”这五大时期,从20 世纪之前的《关不 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葛蓓丽娅》、 《海盗》、《希尔维娅》、《帕基塔》,到 《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夹子》、《唐·吉诃德》、《舞姬》、 《雷蒙达》,再到 20 世纪以来的《仙女们》、《火 鸟》、《玫瑰花魂》、《彼得鲁什卡》、《牧神的午后》、 《春之祭》、《婚礼》、《阿波罗》、《小夜曲》、《巴 洛克协奏曲》、《四种气质》、《辉煌的快板》、《竞 赛》、《有谁在乎?》、《溜冰者》、《交响变奏曲》、 《玲珑剔透》、《茶花女》、《乡村一月》、《丁香花 园》、《黑色挽歌》、《落叶》、《波莱罗》、《生命之 舞》、《年轻人与死神》、《卡门》、《异想 天开》、《西区故事》、《奥涅金》、《驯悍记》、《大 地之歌》、《协奏曲》、《三位一体》、《曼侬》、《梅 雅灵》、《爱之歌》、《舞步作文》、《多少悬在半空 中》、《升华之夜》、《D调交响曲》、《小交响曲》、 《士兵的故事》、《流浪者》、《跺地起舞》、《萨拉 班德》、《天使下凡》、《归去来兮》、《六支舞》、 《甜美的梦》、《烟》、《双人独舞》、《封闭的乐土》、 《精灵》、《流沙》、《为你而死》……可谓数不胜 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代表着西方文明结 晶和世界舞蹈精华的作品无论出自哪个时期,特 别是 20 世纪以来的现当代时期,大多出自编导 家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时期;西方芭蕾的年轻化进 程始于现代芭蕾中期代表人物—— 美籍俄罗斯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 1983 年、 英国芭蕾大师安东尼·图德 1987 年、 弗雷德里克·阿希顿 1988 年、 现代芭蕾后期代表人物—— 英国芭蕾大师肯尼斯·麦克米伦 1992 年、 美国芭蕾大师杰罗姆·罗宾斯 1999 年的逝 世; 此后,自 1970 年代开始的“当代芭蕾”风 格成为顺理成章的主流,尽管前四个时期的代表 作依然在世界各地上演。 作为 20 世纪的文化产物,现代舞如今也已 成为百岁老人,尽管其崇尚创新的原则在一定程 度上为它保持了不少青春的风采—— 在美国,依莎多拉·邓肯、露丝·圣丹妮丝 在 20 世纪初的“自由舞”和“早期现代舞”(或 “伪东方舞”),早已被尊崇为美国,乃至整个西 方剧场舞蹈史上的“传统舞蹈”; 玛莎·格莱姆(1894-1991)、 默斯·堪宁汉、 保罗·泰勒、 多丽丝·韩芙丽(1895-1958)、 霍塞 ·林蒙 (1908-1972 ) 这两大流派 的两代传人在 40~80 年代脱颖而出的舞蹈作品 和先后形成的训练体系已经被奉为“古典现代” 或“经典现代”;(崔士 ·)布朗、(梅雷迪丝·) 芒克这些在 60~70 年代曾令前辈舞蹈家甚至批 评家头痛脑热的“后现代舞”的代表人物,自 80 年代之后渐趋完备的“放松技巧”和“综合 剧场”,如今也是桃李遍地,大功告成;以皮劳 波勒斯、多媒体、埃索、(比尔·T ·)琼斯、(马 克·)莫里斯、(史蒂芬·)彼得罗尼欧、(戴维·) 帕森斯为首,在 90 年代前后陆续崛起的“后后 现代舞”,其代表人物们都已陆续进入或接近了 “知天命”的成熟期;目前的如日中天者们大多 是那些接受了系统的高等舞蹈教育,并有足够的 体力和心智,去实验各种新观念、新材料、新方 法和新技术的新秀们,他们正在经受一轮新的 “优胜劣汰”、“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好”、诸 如此类的自然选择过程,代表人物则依然将是那 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佼佼者: 在德国,拉班和魏格曼的表现派体系经过世 界大战和“冷战”的洗礼之后,正在不断得到发 扬光大,从尤斯、克罗伊茨贝格、帕卢卡,到鲍 希、林克、博纳、霍夫曼、克雷斯尼克,再到 (乌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