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车行道施工图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连接车行道施工图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8 页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概述 1.1项目区位 红岩公园骨科医院连接车行道施工图设计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公园内。为公园内部道路。 项目地理位置图 1.2工程简介 本项目主要为山体公园B24-5地块内部道路工程,项目起点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新建道路,项目终点接回车场和园区车库出入口。道路总长约0.245Km,园区内部道路;回车场长34.292m,面积约344㎡。 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照明工程,其中道路沿线边坡治理由园区统一设计完成,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 1.3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业主提供的现状1:500地形图。 (3)重庆天地山体公园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20.3)。 (4)建设单位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4主要设计标准、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64-202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年版)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 51286-2018)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1.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项目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 建设条件 2.1 地理位置 拟建道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山体公园B24-5地块内,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道路相接,为公园内部道路。 2.2 气象、水文 场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之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 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 42.2℃(出现日期:2006年7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 -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 5.7℃,最大平均日较差: 11.9℃(出现日期:1953年7月)。年降雨量1000~1400mm,一日最大降水量:266.6mm(出现日期:2007年7月17日),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出现年份: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mb。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m/s) ,风向:西北 (出现日期:1981年5月10日)。场地内无地表水体。 2.3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浅丘斜坡地貌,地势总趋势为南高北低。场地总体坡度20~35°、局部陡崖处约70°。场内最低点高程194.49m(XK9附近),最高点高程316.4m(南东侧危岩W10附近),相对高差约121.91m。 2.4 地层岩性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示,拟建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及残坡积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岩、泥岩。地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 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砂岩碎块石、粉质粘土及少许泥岩碎石组成,骨架颗粒含量35%~75%,粒径5~650mm,为随意抛填,回填时间2~3年(其中场地西南侧回填时间约为3个月)。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南侧。厚度0.50m(XK167)~18.30m(XK101)。 粉质粘土(Q4el+dl):灰色、黄褐色,可塑状,干强度及韧性差~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砂粒含量较重,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分布于原始地形区域。揭露厚度0.70m(XK157)~8.60m(XK37)。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砂岩:青灰色、灰白色,局部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含石英、长石云母,少许云母等,钙、泥质胶结,岩质较硬。勘察钻孔揭露单层厚度为0.8m(XK170)~24.9m(CK94),未揭穿,为场地主要地层,与泥岩呈不等厚互层产出。 泥岩: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岩质较硬。主要分布于场地北西角,为场地主要地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