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水环境与水文化人水和谐的中国古代水城.docxVIP

城市的水环境与水文化人水和谐的中国古代水城.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的水环境与水文化人水和谐的中国古代水城 水城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葩。这一形成是中国古代有效利用自然、积极改造自然的结果。在水城,人水和谐的和谐得到了具体体现。水城堪称我国古代城市水利工作的“博物馆”, 是现代水利工作者尤其是城市水利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样本。当今城市在面临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质量下降、景观改变、人水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重新倡导古人朴素的治水思路和思想, 使其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重塑、城市河流合理规划和利用、协调人水关系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水的生态设计 水城有以下基本特征:或傍依大江、大河、大湖, 或水网密集, 或有大江、大河、大湖穿城而过或位于其中, 市内水域面积占有一定比例;城市人民的生活、生产均与水关系密切, 水上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 拥有水陆两套交通系统;建城之初, 水系规划就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个性化的水生态和水景观、水文化成为城市的象征;水对于城市选址、建立、发展作用巨大, 城镇多分布于河流两侧, 街市也多临河而起;形成了独特的与水相关的风俗习惯和水文化;水资源丰富, 自然条件优越;城市与水接触的历史悠久, 城市河流规划遵从“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 人与自然相处和谐;水在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包括军事防御、防火、供水、美化环境、交通运输、水产养殖、调蓄洪水、水上娱乐等) 。 历史文化价值 以江南水城为例来谈水城的价值。其一, 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城因经济和文化走在全国前列而成为富庶、文明的地方, 又因少战乱、罕灾荒而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 因此, 它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 及哲学、道德伦理等文化内涵的直接对象,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其二, 优秀的规划与建筑艺术、文化价值。江南水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人们在不断地与自然、与社会互相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水城内保存完好的大量建筑是水城人水和谐关系的见证, 在中国城镇规划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江南文化是特定历史与特定地域相结合的产物, 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城市规划思想, 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城的基本内涵 城市水系的分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 水城是城市中河渠水道高度发展的一种独特格局, 水道交通为城内的主要交通形式。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生存的命脉。为追求临水而居的生活优越感, 人们以水系的走向来规划居住地、商业区等的分布, 从而水系对城市的形状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水系的存在, 则城市位置可能变化, 城市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迅速。人类喜欢“临水而居”, 原因在于丰富的水网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如饮水、灌溉、交通、洗涤、军事防御等人类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至水”之意涵 我国古代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物, 讲究“天、地、人”三者的统一。所谓“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就是要求各种建筑要与天象对应, “天地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及布局上都有所体现。“依山傍水”是建筑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尤其是在古代, 山水被人们视作宝地, 古人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 水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根据考古发现的结果来看, 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的历史情况相对应。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高潮中, 这种建设思想更为成熟和完善, 具体表现在《管子·乘马》“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 就地利, 故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的论断表现了很强的科学性, 至今仍为许多学者所瞩目和称道。 特色文化片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记载,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自身特色的内涵和底蕴。水城的特点决定了其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与水长期接触并相互协调的历史, 因此, 水城具有丰富的水文化内容, 与其他城市相比, 其内涵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 如何利用水,并积极改造自然 临水建城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以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可能带来较大的洪涝灾害, 关键是如何利用水, 并协调好人水关系。同时也要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积极改造自然。水城的成功运转是人水关系和谐的体现。 城市河流规划治理的逻辑 下面对我国代表性的水城——苏州古代城市河流规划治理的思路、模式进行分析, 揭示城市河流规划对城市生存、发展、繁荣的巨大作用, 并为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经验。 1、 苏州城河流水系的分布现状 苏州地处太湖、长江下游, 江苏省东南部, 全市水域总面积为3609.4km2, 占全市总面积8488.42km2的42.5%, 全市辖六区 (平江、沧浪、金阊、郊区、新区、园区) 、六市 (吴县、吴江、张家港、太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