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四章 健康促进行为.pptx

《健康心理学》 课件 第四章 健康促进行为.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健康促进行为 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锻炼第二节:健康饮食第三节:睡眠第四节:防止意外事故第五节:疫苗接种和癌症筛查contents目 录: 第一节 锻炼 第一节 锻炼为了维持和提高个体体能而进行的有计划且重复的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蒋长好, 陈婷婷, 2014)锻炼 生理:减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心理(一)情绪健康/情绪效益生理、心理、社会机制缓解情绪问题,预防情绪问题,促进积极情绪(二)认知效益提高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功能,尤其是执行功能延缓认知老化、降低患神经退行疾病的风险 第一节 锻炼一、锻炼的益处 1. 健康素养:个体了解和应用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 动机:锻炼的自我效能、结果期待、目标设立3. 意愿实施:动作实施/动作计划、应对实施/障碍管理4. 社会支持儿童:来自父母的影响(榜样作用、后勤支持、管教)青少年:同伴影响增大老年人:家人支持第一节 锻炼二、规律锻炼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层面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激发个体锻炼动机:自我决定理论给予及时反馈:计步器、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奖赏和强化监督第一节 锻炼三、如何促进锻炼 (二)人际层面将家长纳入干预方案、促进家长合作同伴指导(peer mentor)(三)社区、机构、政策层面社区周边环境与设施幼儿园的室内娱乐室和操场学校体育老师对锻炼的态度、锻炼风气企业设施:站坐结合办公桌政策:区域设施共享、降低空气污染、提供自行车安全停放场所第一节 锻炼三、如何促进锻炼 第二节 健康饮食 第二节 健康饮食近30年来,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膳食不平衡引发的相关疾病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居民普遍存在油盐糖摄入过多、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摄入不足、饮酒行为较为普遍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饮食”定义为:平衡的能量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以及限制糖类和盐类的摄入。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第二节 健康饮食一、合理膳食的标准 (一)饮食者自身因素1. 反思决定因素:与健康饮食相关的倾向性与准备性,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心理资源并进行一定的加工过程 2.自动化-情感因素:由情感驱动的、快速的、自动的过程 ,包括习惯、内隐偏好、情绪3. 管控因素:自我监控饮食摄入 (二)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传统、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的描述性规范物理环境:可获得性、易接近性、份量大小 第二节 健康饮食二、健康饮食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健康饮食三、如何促进健康饮食 第三节 睡 眠 第三节 睡眠睡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之一,一个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睡眠 昼夜节律系统在24小时内循环同步生物节律,就好比人体内的“24小时生物钟”,它有助于调节个体的身心功能 睡眠 (一)睡眠的生理特征第三节 睡眠一、睡眠与健康阶段一NREM从清醒到睡眠的过渡α波转变θ波(更短频率)阶段二NREM真正睡眠的开始睡眠纺锤波与钾离子波阶段三NREM深度睡眠δ波(高幅低频波)阶段四REM做梦眼球突然快速运动波幅与清醒时类似 (二)睡眠的生理机制1. 脑结构:基底前脑区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睡眠丧失对觉醒的睡眠相关抑制位于视前外侧核和正中核的神经元视前腹外侧核(”产生睡眠“的中心)位于下丘脑前部视前区,将对抗后下丘脑的唤醒效应脑干部分,对脚桥被盖核PPTg核的刺激促进快速眼动睡眠,它的损伤会减少快速眼动睡眠2. 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催眠药便是与它结合而发挥药效乙酰胆碱在快速眼动睡眠调节中起积极作用此外,细胞因子和激素,腺苷,前列腺素与大麻素等对睡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 睡眠一、睡眠与健康 (三)睡眠的功能对于成人:REM睡眠对记忆及学习巩固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婴儿:REM睡眠是其视觉系统和其它感觉运动系统功能发育的必须条件对于认知:睡眠对人类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对认知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学习记忆下降、 注意力降低、 警惕性受损方面 4. 对于情绪:情绪识别上,睡眠剥夺会通过降低个体对情绪效价的敏感性,使个体在面对效价模糊的刺激时会更多地误判为效价程度更高的刺激情绪调控上,睡眠剥夺与抑制会使个体易怒,并且产生更多抑郁、焦虑情绪 第三节 睡眠一、睡眠与健康 (四)睡眠障碍DSM-5(APA, 2013)中,与睡眠有关的障碍归属于睡眠-觉醒障碍大类,包括如下分类:失眠障碍(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无法再入睡)过度嗜睡障碍(反复陷入睡眠,睡眠时间过长,觉醒后难以清醒)发作性睡病(猝倒,下丘脑分泌素缺乏,REM时间短)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不足,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异常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唤醒障碍,梦魇障碍,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