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总论和肺部感染性疾病.pptVIP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选用: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青霉素类(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即阿莫西林等);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等); 头孢菌素类(I、II代头孢,如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丙烯等)。 多数患者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概述 细菌性肺炎 其他病原菌导致肺部感染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一、肺炎概述 概念: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或者药物导致。 分类:解剖分类 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病因分类 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菌等 环境分类 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大叶性肺炎 首先在肺泡形成炎症,沿肺泡间孔扩散,可累及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的炎症病变。 致病菌多为链球菌 X线: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影。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小叶性肺炎 沿支气管发生,累及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急支、上感、长期卧床者等。常指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的炎症病变。 致病菌: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等 X线:肺纹理增多、增粗,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无实变,两肺下叶受累为多。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间质性肺炎 炎症以间质为主,有肺泡壁的细胞增生,间质水肿。 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变化较快,体征与症状不平行。 X线:不规则的条索状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改变,肺透亮度减低。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炎诊断程序:确定肺炎的诊断 CAP的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 2、发热; 3、肺部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X109/L 或WBC4X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上第5项,除外其他疾病,即可诊断。 HAP的诊断依据: 1、X线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 -发热超过38℃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脓性气道分泌物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炎诊断程序:严重程度评估 肺炎严重性决定于三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 肺部炎症的播散 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主要标准:需要有创通气; 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 次要标准:意识障碍或定向障碍 呼吸频率≥30次/分 低体温(T<36℃) 低血压,需要强有力的液体复苏 PaO2/FiO2 ≤ 250 白细胞减少(WBC<4*109)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109) 氮质血症(BUN≥7mmol/L) 多肺叶浸润 一项主要标准或三项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炎诊断程序:确定病原体 1.痰合格标准: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 个,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 1:2.5。 2.判断标准: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 107cfu/ml,污染菌 104cfu/ml ,介于两者之间,应重复培养,连续分离到相同细菌,浓度105-106cfu/ml, 两次以上,也可认为是致病菌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炎诊断程序:确定病原体 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 吸引物细菌培养浓度 ≥ 105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防污染样本毛刷(PSB): 细菌培养浓度 ≥ 103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细菌培养浓度 ≥ 104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经皮细针抽吸(PFNA): 敏感性和特异性好,但容易导致并发症。 血和胸水培养:简单易行,但阳性率和特异性不高。 本文档共66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37分 肺炎治疗 抗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