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短歌行》教案(公开课) 一、导入(写作背景): 在《三国演义》第48回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带领文武将士,陈兵江上,这天夜 里,月光皎洁,风平浪静,澄江如练,曹操与诸将士饮酒狂欢,纵论天下。此情此景,曹操是来了兴致啊, 拿起长矛,在将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是后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短歌行》。 二、曹操简介 (请生叙述所了解的“曹操”)初中已学诗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 《世说新语》“贼喊捉贼”“望梅止渴” 《三国演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建安元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 “魏武帝”。 1)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2)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指挥“官渡之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3)精通音律,善诗歌,“建安风骨”的领袖。(代表作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 三、文化常识 1)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 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2)《短歌行》本是古乐曲的名称,属汉乐府旧题。曹操的《短歌行》虽然借用了乐府旧题,抒发的却是自我 的情感,这种运用乐府旧题来补作新词的诗歌,就是所谓的“拟乐府”。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集体诵读 2)思考:“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能不能从诗中找出关键词句?(板书:忧) 五、具体品味 1.第一层: 1)文本解读(字面义):曹操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慷慨高歌。这此情此景,按理说应该让人感到快 乐,可是曹操却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感叹,情绪这个陡转,好像有些突兀。其实,诗人的这种心理很好 理解,因为越是快乐的时光越是容易让人产生时光易逝的感慨,人生苦短,不经意中,日子一天天就过去 了,正如早晨的露珠,常常无声无息地消失。 2)(板书:知人论世):A知人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机遇建立功业,此时的曹 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此时已54岁,况且他也遭遇了不 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和焦灼 感不断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得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 B论世 再者,在当时,“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 不满百》)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 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其实,曹操说可以 靠美酒来解愁,恰好说明这种忧愁是无法排解的。李白有诗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看来这个借酒消愁是不可取的。后文中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句,也证明了这一点。 3)修辞手法?(设问 比喻 借代)情感?(板书:人生苦短) 2.第二层: 1)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来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 他只是把这样的慨叹作为本诗的基点,以这种倾吐低唱的方式,为下慷慨激昂的心曲打下基础。 2)曹操是如何展现他的忧?(用典、比兴) 提到用典,《陋室铭》“孔子曰:‘何陋之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第九》),丰 富内涵,更精炼含蓄,富于文采。 第一个典故来自《诗经·郑风·子衿》,该诗第一章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 嗣音?” (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衿”是古代人的衣领,诗中指代姑娘所思念的情人,原意是 说“我深爱的人儿啊,你让我深深牵挂,虽然我不能去找你,可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个音信呢?”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引用这句诗,表达的是对贤才的渴慕。正是这些有才识的人让他牵肠 挂肚思念到如今,曹操的意思很明显,他想告诉那些有才识的人,“即使我不去找你们,你们也应该给我个 音信,主动投奔我”,这才识曹操的真正目的,只不过说得十分委婉巧妙。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 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