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在口颌系统功能中的应用.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电图在口颌系统功能中的应用 肌肉电图(elarkisonchetam)是记录肌肉电位的曲线。在一个现有的文献审查的基础上, 表面肌电图是能够提供额外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信息。自Moyers利用肌电图仪检查健康人和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颌面部肌肉活动以来, 肌电图作为一种研究咀嚼肌系统功能的手段, 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就肌电图在口腔领域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 通过咀嚼肌肉电图研究和不良习惯 1.1 偏侧咀嚼对咀嚼肌功能的损害 口颌系统包括牙体、牙列咬合、颞下颌关节、颌面部肌肉及其神经、血管等一个功能整体的总称。一旦这一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 易造成咀嚼肌疼痛、痉挛, 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偏侧咀嚼是引起口颌肌群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作为一种口腔临床常见病, 病因多为口腔不良习惯 (82.8%) , 其中最常见的是偏侧咀嚼 (72.9%) 。偏侧咀嚼患者由于双侧肌张力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 惯用侧髁突经常处于转动状态, 而非惯用侧髁突则以滑动为主, 两侧髁突长期在不同状态下工作, 使两侧咀嚼肌产生不协调运动, 下颌位置偏移, 髁突位置改变, 从而导致两侧关节承受压力不一致。承受压力大的一侧, 髁突后移, 反复撞击关节盘后区产生关节盘后区损伤。通过EMG分别记录牙尖交错位 (ICP) 不同力量咬合时嚼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情况, 结果表明, 在中度和最大咬合时, 偏侧咀嚼者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显著高于双侧咀嚼者, 说明偏侧咀嚼者咀嚼肌功能已受到明显损害。但是偏侧咀嚼持续0.5~2年者与持续5年者, 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偏侧咀嚼对咀嚼肌的损害一旦形成, 五年内没有进行性变化。 有动物实验表明, 早期解除偏侧咀嚼, 恢复咬合关系可以治愈其咀嚼肌肌电损害, 使肌电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偏侧咀嚼时间较短时造成的咀嚼肌肌电损伤可能是可逆的。长期偏侧咀嚼产生的咀嚼肌肌电损害比短期偏侧咀嚼产生的损害难以恢复。 EMG对偏侧咀嚼患者ICP时咀嚼肌和颞肌前束进行了检测, 得出以上实验结论, 并未对颞肌后束进行检测;动物实验检测了ICP和下颌姿势位 (MPP) 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和咬肌的肌电信号。 1.2 夜牙中嘴唇肌电电位 磨牙症是指人体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 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现象。根据发生时间分为白天紧咬牙和夜磨牙, 即正中磨牙和非正中磨牙。磨牙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长期严重的磨牙症会导致牙齿重度磨耗, 咀嚼功能降低。对于磨牙症的发病机制, 目前有许多理论。一般认为, 磨牙症是牙合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咀嚼肌张力增高而产生磨牙。夜磨牙患者升颌肌群在下颌姿势位 (MPP) 时其肌电电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夜磨牙患者睡眠状态节律性咀嚼肌活动明显高于非夜磨牙患者。陈玉琴等实验表明, 在MPP时, 夜磨牙患者颞肌前束 (TA) 的峰值电位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大, 提示夜磨牙患者TA存在肌功能亢进;而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牙体组织严重磨损, 牙冠变短, 下颌骨的质量减小, 升颌肌肌张力应该减小, 但由于牙齿磨耗患者息止牙合间隙的增大, 加强了对闭口肌群的刺激, 为了维持下颌的平衡, 保持下颌姿势位的稳定, 进而导致咬肌 (MM) 、TA肌电活动的增加。 2 咀嚼肌电图对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1 emg的诊断意义 半侧咀嚼肌痉挛 (hemimasticatory spasm, HMS) 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一种, 为罕见的咀嚼肌运动紊乱, 只累及一侧升颌肌群, 以受累肌短时间颤搐和长时间的痉挛为特征。EMG可为HMS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表面电极EMG检测时可见受累肌痉挛发作期的短瞬暴发放电, 虽然这种暴发放电的持续时间及波幅等不完全相同, 但仍是有节律的, 咀嚼时受累肌放电增强且节律不均匀, 静止期可见大量运动单位电位。 2.2 过渡性修复及长期紧颌目肌电特征检测的临床意义 与颞下颌关节及口颌系统的肌肉、韧带, 同处于一个功能系统之中, 彼此在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上相互关联和影响。很多患者由于牙列缺损, 加之牙齿严重磨耗, 造成颌间垂直距离变低, 面下1/3变短, 呈低位咬合。这样, 就干扰和破坏了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生理平衡关系, 久之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高度与关节内压直接相关, 当牙齿严重磨耗等因素导致垂直距离降低, 关节腔隙减少, 关节内压随之升高, 关节组织受压、损伤、疼痛相继发生;咬合高度与髁突位置也直接相关, 髁突位置后移, 髁突后间隙所充满的软组织不堪受压, 即感不适, 从而导致TMD。恢复咬合高度即咬合重建作为低位咬合的治疗方法, 通过肌电图的检测证实确有一定的效果。林雪芬等实验结果表明, 在静息状态下, 过渡性修复及永久性修复3个月后TA和MM的肌电幅值, 均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