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二章》练习试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国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一段的“举”意思是()A.举出事例B.行为举动C.被选拔D.发动起义 2.横线上的“故”字意思是()A.由此看来B.所以C.这样看来D.原来 .横线上句子的“是人”指()A.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B.任何人C.作者D.第一段列举的6个人 4.解释词: 发:畎亩:举:士:任:空匮:苦: 乱:动心忍性:曾:过:衡:虑:作: 出:入:法家:拂士:敌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 喻: .翻译句子:4分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⑶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患者 6.上文选自,全文论证了和的问题。 7.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舜发于(在)畎亩之中B.百里溪举于市(城市)C.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D.行拂乱(使....错杂)其所为 8.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古代知人善任,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C.经受劫难的人,才能接大任 9.“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劫难,目的是() .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C.饿其体肤,空匮其身 1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正确解释是() .所以当他动了心抑制情感,就能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东西。B.以此让心情激动忍让,就能渐渐增长知识 .用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11.加点的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 苦其心志C.劳其筋骨 12.“大任”指什么? 13.“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练?答: 14.经过这些磨练,带来的利处是什么? 答: 15.用自己的话归纳人经常遭遇哪些窘境? 答: 16.经过遭遇窘境后,获得的利处是什么?(用文中三个字回答) 答: 17.学过这篇文章此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 (二)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按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次序区分层次,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2.第①②③段阐述的中心是。 3.第③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4.第③段中“城”“池”“兵革”的意思分别是:() A.城市护城河兵器甲衣B.城墙水池兵器甲衣C.城墙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D.城郊池塘泛指武器装备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委而去之B.亲戚畔之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夫环而攻之 6.解释第④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⑵固:⑶至:⑷威⑸多助之至⑹以天下之所顺⑺域 7.“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一句翻译是:() A.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局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B. 这种情况是地理局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C.这是因为地理局势再 好,也比不上人民友善D.有利的地理局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统一 8.翻译上文最后一句: 9.文中的通假字是,通,正确的读音,含义是 10.翻译: 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⑵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上文第④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12.文中的君子是指 13.上文第④段开头的排比句从反面否认了什么观点? 答: 14.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靠什么? 答: 15.“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答: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人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外国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 2.为文章断句,用“|”表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②人恒过③尔后作④尔后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文章重视

文档评论(0)

183****14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