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0T 119-2020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pdf

DB3710T 119-2020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3710 威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0/T 119—2020 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02 - 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依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 目标体系》《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并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写。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指标解析。 本标准涉及的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由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中国城市 科学研究会负责编制以及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 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7座1201,邮政编码: 100048)。 本导则主编单位: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戴国雯 杨宝路 王海宁 刘大漳 李海龙 由 鑫 贾 航 仇晨思 卜 琳 武俊良 方 丹 闫 坤 林 溪 高 凡 何江伟 陈 鹏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 宋修德 吕仁静 梁晓东 刘 欣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2 3 评价指标 3 4 指标解析 8 4.1 生态环境 8 4.2 城市特色 13 4.3 公共服务 14 4.4 发展动能 19 4.5 社会治理22 规范性参考文件26 1 总则 1.0.1 本标准规定了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指标赋值和年限、适用范围, 生态环境低碳宜居指标及评估方法、城市特色传承彰显指标及评估方法、公共服务优质 共享指标及评估方法、发展动能创新提质指标及评估方法、社会治理智慧高效指标及评 估方法、赋值依据和国内先进性。 1.0.2 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制定和实施精致城市相关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精致城市 相关建设的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1 精致城市: “精致城市”,秉承励精致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精当规划、精美 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构建的特色鲜明、包容和谐、宜居 宜业、安全韧性的生态文明城市类型。其内涵主要通过生态环境低碳宜居、城市特色传 承彰显、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发展动能创新提质、社会治理智慧高效这五个方面体现。 2.0.2 市域范围:本标准提出的指标适用范围,市域范围指的是威海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 的所有区域。 2.0.3 建成区:本标准提出的指标适用范围,建成区范围是指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 施的城市、镇和村庄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 等)。 2.0.4 城区:本标准中提出的指标适用范围,城区范围指的是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区、荣 成市、乳山市城镇部分。 3 评价指标 3.0.1 制定原则:围绕生态环境低碳宜居、城市特色传承彰显、公共服务优质共 享、发展动能创新提质、社会治理智慧高效的精致城市五大发展目标,制定了 涵盖全面、科学、量化、便于操作真正体现精致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 系。 3.0.2 指标体系:基于威海精致城市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由5大发展 目标,22个专项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