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x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求 掌握: 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检测原理,方法及临 床意义,Ⅰ、Ⅳ型皮试的区别 熟悉: 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机制、特点. 了解: 超敏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各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免疫复合物检   测方法的进展及临床意义 ; 一、概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 reaction )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成为变应原(allergen) 过程:免疫应答过程 结果:引起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临床特点 1.发生快---速发型 2.由IgE介导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4 . 多为生理功能紊乱,无组织细胞损伤 ;二、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一)抗原 (二)抗体 --- IgE (三)IgE Fc段受体(FcεR)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嗜酸性粒细胞;;某些药物、化学物质;;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需1-2周; (二)激发阶段 1.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IgE交联? FcεRⅠ的微集聚 ? 肥大细胞及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及 细胞因子等; 2.生物活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三)效应阶段;;13;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需1-2周; (二)激发阶段 1.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IgE交联? FcεRⅠ的微集聚 ? 肥大细胞及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及 细胞因子等; 2.生物活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三)效应阶段;; 预先存在的介质 (脱颗粒);(1)早期反应特点 ①发生迅速; ②多为功能紊乱; ③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 ④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 (2)晚期反应特点 ①发生较慢; ②伴有炎性改变; ③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 嗜酸粒细胞等主要参与晚期反应。 ;组织胺;四、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过???性休克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 过敏性哮喘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四)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 神经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于再次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发生,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意识障碍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案例讨论 女性患者,23岁,因“感冒发烧伴咽喉疼痛两天”就诊。体检:体温38.5℃,咽喉充血明显,扁桃体Ⅱ度红肿,表面有脓性点状分泌物 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 患者自述曾经注射过青霉素,无青霉素过敏史。肌肉注射青霉素2min后患者感心慌,突然倒地,唇发绀。测血压收缩压为50mmHg,舒张压未测清楚。疑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当即给患者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并紧急快速输液、输氧。20min后患者血压升至65/40 mmHg。继续处理,4h后逐渐恢复正常。;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在过敏性休克中最多见 青霉噻唑醛酸、青霉烯酸(青霉素降解产物,空气中可存在) +体内组织蛋白,刺激机体产生IgE(使机体处于对青霉素的致敏状态),当青霉素再次进入时引起休克 某些病人首次用青霉素产生过敏原因:实际已接触过(注射器污染、吸入青霉菌孢子或降解产物);五. 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学诊断 检出过敏原,避免机体再次接触 (1) 询问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再次接触; (2) 做皮试,检测为何种变应原过敏。 一但检出禁用。 ;(一).过敏原皮肤试验(皮试) 方法:将可疑的过敏原注入机体的皮肤中或    敷贴于皮肤上,经过一定时间观察皮    肤反应,从而判断该物质对测试者是    否可引起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皮试原理     变应原通过皮肤挑刺、划痕、皮内注射等方法进入致敏者皮肤,与吸附在肥大细胞或(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特异IgE高变区结合,导致其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表现:在20~30min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