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解剖及作用(共19张PPT).pptx

眼外肌解剖及作用(共19张PPT).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外肌的解剖及作用 眼外肌的名称共6条眼外肌: 内直肌(MR) 外直肌(LR) 上直肌(SR) 下直肌(IR) 上斜肌(SO) 下斜肌(IO) 两条下转肌即下直肌和上斜肌松弛。外直肌 外转如右眼上直肌的直接拮抗肌为下直肌及上斜肌同时内、外直肌亦收缩,以保证眼球作垂直运动时不至于左右摆动,而当眼球进入上转位后,内、外直肌收缩所产生的上转作用则补充逐渐减弱的上转肌力量,使眼球的上转运动得以继续。当眼球自原眼位开始外转时,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松弛。外直肌 外转当眼球自原眼位开始外转时,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松弛。单眼运动时眼外肌的作用下斜肌附着线的后角距黄斑的距离为偏外2 mm偏下1 mm, 前角在外直肌附着线的下端后约9.两眼上、下直肌(垂直分开与垂直集合)外直肌(LR)两眼上、下直肌(垂直分开与垂直集合)当眼球自原眼位开始外转时,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松弛。上斜肌 内旋 下转 外转两眼下斜肌(共同外旋) 解剖特点及功能 起点:六条眼外肌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眶尖部的Zinn总腱环下斜肌起源于眶内下缘稍后浅凹处. 走行方向①内、外直肌自Zinn总腱环起始后沿左右两侧向前走行,其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水平面相一致,所以在原眼位,其收缩时单纯使眼球作水平方向转动。②上、下直肌自Zinn总腱环起始后,沿上、下两侧向前走行,其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23°夹角,即向前颞侧走行,所以在原眼位,其收缩时不是单一作用方向。③上斜肌自Zinn总腱环开始向正前方走向,至滑车处折转向后颞方,其滑车以后的部分的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51°夹角。下斜肌自鼻下眶缘开始后即向后颞方走行,与原眼位眼球的矢状面呈51°夹角。 止点4条直肌的附着位置都在旋转中心的前方(眼球旋转中心位于赤道稍后,在角膜缘平面后垂距11.5 mm,偏鼻侧1.6 mm之处),均附着于眼球的赤道以前的巩膜上,距角膜缘的距离约为5mm(内)、6mm(下)、7mm(外)、8mm(上)。内外直肌的附着线基本上平行角膜缘。上、下直肌的附着线的鼻侧端距角膜缘较近,颞侧端则较远。 上、下斜肌均附着于赤道以后(眼球旋转中心之后)的矢状面颞侧的巩膜表面上 下斜肌附着线的后角距黄斑的距离为偏外2 mm偏下1 mm, 前角在外直肌附着线的下端后约9.5 mm,并高于外直肌下缘约2 mm。上斜肌的附着位置多有较大变异,一般说来,其后角在视神经前上方约6.5 mm处,其前角在上直肌附着线的颞侧端后约4.5 mm。 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其余4条肌肉均为动眼神经支配。 作用内直肌—内转外直肌—外转 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 上斜肌—内旋、下转、外转下斜肌—外旋、上转、外转 原眼位眼外肌的作用方向 主要作用 次要作用 内直肌 内转 外直肌 外转 上直肌 上转 内旋 内转 下直肌 下转 外旋 内转 上斜肌 内旋 下转 外转 下斜肌 外旋 上转 外转 ①内、外直肌自Zinn总腱环起始后沿左右两侧向前走行,其走行方向与原眼位眼球的水平面相一致,所以在原眼位,其收缩时单纯使眼球作水平方向转动。当眼球自原眼位开始外转时,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松弛。同时内、外直肌亦收缩,以保证眼球作垂直运动时不至于左右摆动,而当眼球进入上转位后,内、外直肌收缩所产生的上转作用则补充逐渐减弱的上转肌力量,使眼球的上转运动得以继续。上、下斜肌均附着于赤道以后(眼球旋转中心之后)的矢状面颞侧的巩膜表面上下斜肌起源于眶内下缘稍后浅凹处.同时内、外直肌亦收缩,以保证眼球作垂直运动时不至于左右摆动,而当眼球进入上转位后,内、外直肌收缩所产生的上转作用则补充逐渐减弱的上转肌力量,使眼球的上转运动得以继续。两眼下斜肌(共同外旋)左眼外直肌和右眼内直肌下直肌 下转 外旋 内转当眼球自原眼位开始外转时,外直肌收缩,内直肌松弛。此时外直肌和上直肌以及下斜肌收缩,而另外3条肌肉松弛。将配偶肌的同侧直接拮抗肌,叫间接拮抗肌。外直肌

文档评论(0)

155****36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