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技术操作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均衡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括 “均衡针灸”学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 基石,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经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在体表的特定靶点,间接地依赖病人自己的调理体制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美、自我均衡的目的,赶快缓解症状。 二、适应症 (一)运动系统 落枕、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背痛。 (二)神经系统 脑溢血、脑血管痉挛、失眠、癔症、癫痫、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 (三)心血管系统 (四)消化系统 化不良、胆囊炎、肝炎、前列腺炎、便秘。 (五)过敏性疾病 疹、湿疹、皮肤瘙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六)其余 面部疥肿、色素沉稳、月经失调、牙痛、假性近视、白内障、痔疮、急性乳腺炎、疲惫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子宫脱垂。 三、禁忌症 (一)拥有严重内脏疾病患者。 (二)拥有自觉出血偏向的患者。 (三)精神过于紧张,不可以配合治疗的患者。 (四)婴儿颅骨囟门未闭、局部病灶不宜针刺。 四、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 75%酒精溶液用于针具、皮肤针刺部位和操作者手指的惯例消毒, 0.32毫米,长20-40毫米毫针。 (二)针具选择 依据不一样病情、针刺部位及手法,选择不一样规格的针具。 (三)体位 一般不受限制,为防备晕针最好采纳坐位或许卧位。 (四)针刺手法 快进快出,三秒钟以内达成针刺过程,一般不留针,以刺激有关 神经束为主。 1、直刺法:垂直进针方法,针刺时针体与皮肤呈90度直角。针 刺定位要求高,一次扎到要求的深度,针刺透皮感觉稍微。合用于局 限性、定位性和深部疾病治疗。 2、斜刺法: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45度角。较直刺宽泛, 灵巧度大,刺激穴位许多,有益于埋针固定针体,增强刺激量。 五、注意事项 (一)当针刺伤血管时,病人会有炙烤痛样感觉。起针时,要用干棉球轻压揉按针眼。 (二)极个别患者畏针,或体质虚弱,如针刺手法过强,也有晕针现象。关于晕针患者,一般予卧位,歇息一下即会好转。 (三)严格履行无菌操作,对针刺穴位应进行惯例消毒,1人1穴1针,严格恪守针灸操作规程。 (四)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走开岗位,注意察看病员变化。 取针时注意防备漏针、断针。 附件 均衡针灸38穴位 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 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 行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纳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必定深度时,采纳顺时针捻转 6圈,而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 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 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 过敏,偏瘫等。 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手法:针刺手法采纳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痛苦未完整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状况下,能够留针。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害,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由的各样腰痛。 抢救穴 定位:此穴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 针刺特色: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主治:休克,昏倒,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 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 低血压,高血压,冠芥蒂心绞痛。 胃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吵嘴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 针刺特色: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 手法:滞针手法 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 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 偏瘫穴 定位:耳尖上3厘米。 手法: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 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而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0分钟左右自行 排除。 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肯留针的病人采纳的针刺手法。 主治:脑血管不测惹起的中风昏倒,中风后遗症----偏瘫;偏头痛,面神经麻木,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鼻炎穴 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手法:无畅迅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针退出。 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木,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 牙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处)。取穴原则:交错取穴。 针刺手法:采纳上下提参与法。待针体刺入后,病人痛苦没有缓解,可上下提插3

文档评论(0)

152****7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