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与油气关系.docx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与油气关系.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3卷 第3期 2009年6月 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Vol. 33 No. 3 Jun. 2009 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与油气关系 伍 英,陈均亮,张 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 要: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在成盆期和改造期不同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构造带和配置关系。为研 究不同类型构造带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和典型剖面构造组合规律,以及构造发育的位置、时间、 延伸方向、断裂与褶皱的关系、展布形态及成因,在盆地内共识别出3种与油气密切相关的构造带——变换构造带、断层 相关褶皱构造带和滑脱构造带;分析3种类型构造带形成的应力背景和构造特征,发现构造带上不但发育多种类型圈 闭,而且紧邻烃源岩,其上所发育的断层还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构造带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关 键 词:变换构造带;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带;滑脱构造带;油气;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9)03-0031-05 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共同的成因和内在联系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样式或现象,通常被归为一个构 造带.油气田在一个含油区域内常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个构造带的控制下,成群、成带地分布. 应以发现构造带整体含油为目标,综合部署钻探,研究构造带的类型、成因及其展布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 重要意义.前人对变换构造、断层相关褶皱和盖层滑脱研究[1-5],只是从剖面上对构造样式进行解剖,没 有落实到平面,同样,对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也只是从剖面上分析构造样式[6].笔者根据野外露头观 察、地震资料解释和典型剖面构造组合规律,分析不同应力场作用形成的不同构造带类型及其成因,确定 其平面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有利区带,以指导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实践. 1 区域地质概况 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属于巨大的中亚一古拗拉槽的一部分,隶属额尔古纳一大兴安岭构造区.额 尔古纳一大兴安岭构造区位于贺根山一黑河区域性深大断裂之北西.在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板缘增生过 程中,研究区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递进增生的特点,以德尔布干断裂为界,北西侧为额尔古纳早加里东增 生带,晚古生代为相对稳定地块,东南侧为大兴安岭中华力西增生带.盆地划分为5个一级构造单元,由 西向东依次为西部拗陷区、西部隆起区、中央拗陷区、东部隆起区、东部拗陷区,进一步分为22个二级构造 单元(其中凹陷17个),总面积为79610 km2. 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盆地经历初始张裂阶段、断陷阶段、 拗陷阶段和萎缩阶段[],地层自下而上发育前上侏罗统布达特群浅变质岩,侏罗系上统兴安岭群火山岩系 夹煤层,白垩系下统扎赉诺尔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上白垩统青元岗组,上第三系呼查 山组及第四系. 2 构造带类型 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早期受左旋压扭应力场作用,中晚侏罗世时期转变成为右旋张扭应力场,在白 垩纪时期变为近东西向伸展应力场.不同的应力场作用形成不同的构造带类型和配置关系,根据构造发 育的位置、时间、延伸方向、断裂与褶皱的关系、展布形态及成因,将盆地内构造带划分为断层相关褶皱构 收稿日期:2009-03-27;审稿人:付 广;编辑:任志平 基金项目:中石油股份公司资助项目(070101-1) 作者简介:伍 英(1976一),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 · 31 · 第33卷 2009年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第33卷 2009年 造带、滑脱构造带和变换构造带3种类型(表1). 表1 海拉尔一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特征 项 目 变换构造带 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带 滑脱构造带 发育位置 控陷断层转换部位 控陷断层附近 沉积中心附近 延伸方向 与控陷断层直交或斜交 平行于控陷断层 平行于控陷断层 发育时间 伴生于控陷断层活动,持续时间 长,多期发育 伴生于控陷断层活动,持续时间 长,多期发育 铜钵庙组和伊敏组沉积末期 分类 断裂型和隆起型鼻状构造带 正断层和逆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带 滑脱构造带 断裂与褶皱的关系 先断后弯或只弯不断 先断后弯 先弯后断 成因 横向调节 牵引、断弯 塑性流动引起的滑脱 展布形态 呈带状 呈带状 呈带状 2.1 变换构造带

文档评论(0)

doc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