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docx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篇一」 活动领域: 社会、艺术 活动目标:1、能说出交通标志的外形特征和含义 2、尝试制作活动室的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交通标志图片、画笔、记录表《要小心的物品》 活动过程:1、我认识的交通标志。 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 归纳这些交通标志的规律:外形简单,颜色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 颜色和外形:红色的圆形表示禁止;黄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蓝色的长方形表示指示。 2、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安全隐患。 想一想: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幼儿说出的危险物品) 分组到活动室的各区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东西会造成危险,并记录在《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中。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分享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造成伤害,如: 正确使用剪刀、订书机。 豆子、卫生纸等不能塞进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吞到肚子里。 玩具和钱币等不能放进嘴巴里。 不拿剪刀、筷子等尖利和细长的东西奔跑,以免戳到自己和别人。 线和绳子不能缠到脖子上玩。 不能乱丢东西,以免不小心踩到而滑倒。 洗手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以免滑倒。 【附】《要小心的物品》统计表 要小心的`物品 在哪找到它的 物品的数量 1、 2、 统计和记录时的要点: ①认真寻找有可能的危险物品。 ②将在不同地方找到的相同物品归类计数。 ③根据表格的项目对应填写,可以写字,也可以画图画。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篇二」 名称:安全过马路 目的: 1、让幼儿知道看红绿灯过马路 2、让幼儿知道常见车辆禁行的交通标志等 准备:常见的交通标志,警车模型、小型红绿灯模型、《小小学交通》一书 过程: 一、看一看 1、交通标志的识别 二、玩一玩: 1、玩车子模型 2、开小车让车过马路 3、小结: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走。走路要走横道线 三、说一说: 1、知道看过的交通标志 讲讲交通标志的意义:哪一种是告诉我们可以一直向前走;哪一种是告诉我们此处可向右转弯;哪种是告诉我们此处不能左转弯;哪一种是告诉我们可以过街。 2、小结:过马路看标志,开车也要看标志,从小遵守交通法规。 四、做游戏 放好椅子演示过马路的场景,小朋友过马路,遇到红灯(用模型红绿灯)放在路口,小朋友排好队,教师领着过马路。悬挂禁止左转、右转的交通标志。 总结:过马路看标志。回家问问家长还有什么交通标志,跟爸爸妈妈学学更多的交通标志。 安全教育:儿童过马路有行停不定、行走道路曲折多变的特点,会经常突然向前或向后奔跑,令行驶中的车辆不知如何避让,使驾驶员措手不及。因此学龄前儿童应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在道路上通行,不能放任儿童在道路上玩耍。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不和陌生人走》含反思「篇三」 设计意图: 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服装上美丽、新异的纽扣常常会吸引他们。有时衣服上的纽扣会松脱,由于纽扣的“小”与“巧”,特别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自觉地会把小纽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无意中吞下,其焉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初步的积极自我保护意识正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 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 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 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 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往往忽略危险的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可专业定制

认证主体成都知了易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5MABUXYT79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